李杜勇: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推广者
□本报记者王德琬
本报通讯员包庆淼
“乡村儒学讲堂在泗水已是家喻户晓,来听课的群众越来越多,教化作用也愈加明显,作为一名乡村儒学传播志愿者,既觉得欣慰,又感到身上担子沉重。”泗水县老年大学教师、乡村儒学志愿讲师李杜勇告诉记者,“2019年,我要继续学习儒释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丰富讲课内容,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坚定的推广者。”
回顾2018年,李杜勇感到充实、快乐。李杜勇的固定教学点是尼山圣水峪镇北东野村儒学讲堂,每周都要去一次,此外还要到其他乡镇的儒学讲堂,不定期地讲课。“基本以不耽误农忙为主,有时候讲课会安排在晚上,碰上阴雨天也是常有的事儿。”有一次在杨柳镇里仁村,因为白天群众忙着秋收秋种,李杜勇的开课就定在了晚上,结果太阳刚刚落山就下起了蒙蒙细雨,李杜勇驱车20多公里准时来到讲堂,接近晚上10点才离开讲堂,李杜勇因为天黑路不熟,两边都是未收割的玉米,难以辨别方向就闷着头往前走,后来看见路标才明白到了曲阜地界。
“虽然很辛苦,但看到村民们那么喜欢听课,我就知足了。”李杜勇说,北东野村一位85岁的李大娘,每次都参加,来讲堂先问李老师来了吗?群众的喜爱就是讲课的动力,一年来,李杜勇讲课80余次,听众一万余人次。他欣喜地看到,村庄孝亲敬老的社会风气有了好转,家庭更和睦,邻里更团结。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儒家思想,任重而道远。“我发现听课的人们,老年人占大多数,中青年人少,而中青年人在家风孝道的传承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要孝敬老人,下要教育好自己的儿女,位置尤为重要,因此要鼓励号召更多在家的中青年村民来学堂听课。”李杜勇深有感触地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讲好传统文化,才能熟练地驾驭课堂。“同时要发扬儒家的奉献精神,不图名利不记得失,为农村服务,为社会文明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泗水讯(通讯员宋道伦)苗馆镇人大以建设代表履职阵地为突破口,不断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初步形成了“1+8”...
泗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