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优属不含糊 慈善救助暖人心

济宁晚报 2018-07-30 22:55 大字

本报记者刘锐通讯员路笃书

7月27日,济宁市慈善总会组织开展“慈善拥军”走访慰问活动,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郝进带领慰问组,到济宁市部分特困现役军人家庭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慈善救助金,并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当日,记者跟随慰问组来到泗水县东戈山村,见到了现役二级士官李军立的父母,老两口正住在村内新建社区工地旁的工棚内。“我年轻时也参过军,儿子的对象也是同一个部队的,可以说一家四口三个当兵的,家里四口人还都是共产党员。”李军立的父亲李长清说。儿子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带领班集体荣立三等功,儿媳荣获过个人嘉奖1次,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技干部。

当问起住在工棚内的原因时,李长清说:“我现在担任着村里的村支书,老伴是村妇女主任,村里现在新建社区楼房,村民们对楼房建设有什么意见可以就近来找我反映。临近马路,也便于去医院就诊看病。”李长清的病症是在今年年初发现的,当时他出现了眼肿及其他身体不适,在医院检查后确诊为恶性淋巴肿瘤,在经过手术和康复治疗后,李长清的病情现已趋于稳定,但治病期间花费了近40万元的费用,用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

李军立的家庭仅是此次走访慰问家庭的其中一户,也是许多特困现役军人家庭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济宁籍现役军人中部分军属家庭因本人或其直系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因重大疾病、重残以及突发性灾害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困难,出现因病致贫的情况。济宁市慈善总会与双拥部门联合调查摸底特困现役军人家庭情况,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开展扶贫救助行动。“此次活动,慈善总会根据家庭困难程度,向部分特困现役军人家庭每户发放了3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慈善救助金,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郝进说。

新闻推荐

“泗郎回乡”创业工程 集聚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泗水讯(通讯员马雷宋腾)去年以来,泗水县立足县情,结合产业、人才需求,探索实施“泗郎回乡”创业工程,鼓励引导外出务工经商...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