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石佛村“摘帽”记

济宁日报 2018-01-08 09:46 大字

本报通讯员刘淑燕

石佛村位于泗水县济河街道东南部,全村人口278户787人,耕地面积777亩,村集体无副业,无经济收入。群众收入主要依靠土地种植及外出打工,土地种植以花生、地瓜、小麦为主,群众人均收入偏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2014石佛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精准识别出贫困户48户81人。

石佛村支“两委”逐户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户施策,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方案。一是实施光伏扶贫。石佛村利用2016年度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1万元,在村委办公室房顶建设36.4kW的光伏发电设备,带动本村贫困户每年人均增收600元。二是实施产业扶贫。2016年市级涉农整合资金71万元,实现收益分红涉及9个村88户,其中石佛村受益贫困户11户,每年每户实现增收800元。三是实施政策扶贫。对于本村因病和因残致贫的43户贫困户,石佛村分别为其落实医疗救助和助残扶贫政策;对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通过自身努力无法脱贫,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全部实行低保兜底保障;对因缺技术致贫的贫困户联系企业进行技术培训。通过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打通贫困群众脱贫最后一公里。四是实施孝善扶贫。成立了孝善扶贫工作委员会和孝善基金理事会,大力宣传孝善扶贫工作的意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贫困老人子女自觉履行赡养义务,为子女主动缴纳赡养金的贫困老人发放孝善奖补资金,加快贫困老年人脱贫步伐。五是实施基础设施扶贫。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力度,强化农业配套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石佛村新修村组路4公里,生产便道9.2公里,建设灌溉渠道4公里,灌溉塘口1口,地头水柜5个,小型提灌站1个,实施村庄绿化5公里,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实现“五通十有”。六是增加集体收入。石佛村探索集体发展养殖或种植项目的经济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或建设养殖场,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到集体经济实体里面务工,赚取劳务费用,集体经济经营收益,按照一定比例由贫困户共享,依托集体产业扶持农户脱贫。

通过多措并举,石佛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提升,村庄环境更加秀美宜人,贫困群众全部实现了脱贫,石佛村也于2017年摘掉了“穷帽”。

新闻推荐

元旦小长假 携手文明游

“莓”好相约,采摘郊游。12月30日是元旦小长假的第一天,泗水县南仲都草莓旅游节在圣水峪镇精彩开幕。本次活动充分体现参与性、体验性、拉动性,文艺汇演、草莓采摘、爱心义卖、农业观光等丰富内容吸...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