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半小时讲不停“导”出快乐不容易 曲阜三孔景区导游走一路讲一路

齐鲁晚报 2021-05-02 04:51 大字

金牌导游刘晓娜为游客讲解典故。五一假期,曲阜的旅游从业者们迎来忙碌的高光时刻。4月28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跟访山东省金牌导游、曲阜三孔景区导游刘晓娜,实地体验地陪导游。

文/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易雪通讯员陈曙光张艳

一份15页的导游词 4月28日上午9点左右,曲阜三孔景区售票中心附近,导游们整装待发。山东省金牌导游刘晓娜看到记者,递上一份15页的导游词。“你先熟悉一下孔庙的导游词,一会儿跟着我先带团感受一下。”刘晓娜笑着说。

当记者还在琢磨着背诵导游词时,刘晓娜迎来当天的首位游客。来自河北的柴瑞雪咨询了导服价格后,决定花100元聘请刘晓娜为她讲解孔庙。

“这道门是曲阜明故城正南门,也是孔庙的第一道门,上悬‘万仞宫墙’四个大字,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没待记者缓过神来,刘晓娜已手拿小水壶、身背小书包,为游客娓娓道来。

“孔子在古代是说普通话啊,还是说家乡话啊?”“95后”的游客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导游词中可没有,这咋处理?记者心里泛起嘀咕。

“他的弟子们经常听他讲学,他应该经常说《论语》体吧。”听了刘晓娜委婉的回答,游客呵呵一笑。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杂家”

导游们有句行话说“累趴泰安导游的腿、累死曲阜导游的嘴”。

游览曲阜三孔景区,你会发现导游走一路说一路。刘晓娜说,作为人文类景区,诗词、典故是提升游客体验感的有效途径。尤其是曲阜的导游,需要给游客讲解的内容非常多,从游客进门开始、到游客出门结束,导游的讲解基本上是不停的。

“别看我给你的解说词有15张,在日常工作中,光靠导游词是远远不够的。”刘晓娜说,导游仿佛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杂家”,要想解说到位,闲暇时间一定要下足功夫。

为全方位了解曲阜三孔景区的背景和故事,闲暇时,刘晓娜会上网搜集资料,并去图书馆查阅各类与三孔景区历史文化和导游专业相关的书籍、资料。她还去咨询一些老专家、老前辈,听他们讲孔子的典故和民间传奇故事。

穿过金声玉振坊,跨过棂星门,走过太和元气坊、圣时门、璧水桥、弘道门、大中门、奎文阁、十三碑亭、大成门、杏坛、大成殿……在每一处建筑前,刘晓娜一句句的解说,依然温柔洪亮而又掷地有声。

此时,她已经讲解了近一个半小时。

“这只是刚开始,到了五一假期,游客人数增多。如果只接孔庙的团的话,这样的讲解一天至少要七八次。”刘晓娜说,不仅如此,如果有的游客选择了孔庙、孔林、孔府三个景点的讲解,这一条线路下来至少要讲解3个半小时。一天2万多步是标配,忙的时候3万多步。

来到三孔景区当导游11年,刘晓娜已是导游圈里的“老人”了。“干时间长了,也有了不少熟客。有些游客觉得我讲得不错,回家后便将我推荐给亲戚好友们,等他们的朋友来到三孔后便指名让我讲解。”刘晓娜说,五一假期尚未开始,已经接到4个“预约”。

“看来,今年五一闲不下来了。”刘晓娜说,“虽然有时也会觉得累,有时嗓子会哑掉,有时难免受点委屈,但每次听到游客的一句‘谢谢’,看到游客一个肯定的小动作,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了。”她说。

新闻推荐

济宁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件边督边改情况一览表(第十批)

序号受理编号交办问题基本情况行政区域污染类型调查核实情况是否属实处理和整改情况问责情况备注120210415-29微山县欢城...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