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地变宝地 告别外出打工 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致富
本报记者 刘伟栋通讯员 陈曙光
曲阜市姚村镇西北部的保安村,属山地丘陵地区,雨水分布不平均,常年缺水,土地沙化且呈弱碱性,加之灌溉水引用困难,一遇到干旱年,粮食的收成总是不尽人意。自2019年6月,随着驻村“第一书记”朱一庆的到来,村里有了可喜的变化。
曾经没前景如今摇身变
日前,记者来到保安村村委大院,只见一座高标准大棚草莓映入眼帘。走进棚内,满目红彤彤的草莓似一盏盏小红灯笼,散发着扑鼻的清香。
“这是我们新上的庭院经济项目,草莓苗是从上海空运来的,现在正是草莓采摘季,我们无土栽培的草莓市场价60多元一斤,每斤比一般品种草莓高出了近40元,预计能为村集体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大棚里,朱一庆摘下一颗草莓递到记者手中,“放心吃,这可是纯天然绿色产品。”
“刚到村里时,看到田地玉米苗因干旱枯萎,村委大院破烂不堪,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在很多村民眼中,保安村是一个没有发展前景的村。”朱一庆回忆起驻村之初的场景,唏嘘不已。
保安村不少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或在城镇购房,近一半的村民常年在城里居住,仅残垣断壁无人居住的房子就有80多处,既影响村容村貌,又存在安全隐患。一处院落3分地,80多处空宅基就有二三十亩地,荒芜闲置让人心疼。
庭院经济厚了家底留下村民
走访入户了解村情民意后,朱一庆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与村党员干部商谈,朱一庆把目光投向了空闲宅基地治理,希望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增加群众和村集体收入。他决定利用20万元的第一书记驻村帮扶资金,发展庭院大棚经济。
于是,朱一庆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在新建的村委大院后面,拆除三栋破旧的土坯房屋,盖一个草莓大棚,以点带面推动庭院经济的发展。说干就干,朱一庆带领村“两委”去邹城、泗水考察火龙果、草莓等项目,请泗水圣水峪种植专家前来传经送宝,给大家详细介绍草莓大棚经验、发展项目前景,帮助大家壮大村集体实力。
项目实施过程中,有的房主不理解、不支持,朱一庆便积极与当事人沟通协调,并请来律师从专业角度进行解说,解决房主们的后顾之忧;遇到资金短缺的困难时,朱一庆利用国家扶持村集体经济创业贷款政策,申请贷款解决资金难题。现如今,保安村在拆除、平整5处旧宅基地原址的基础上,建成了2座高标准大棚,占地约2亩,共栽植了1.3万余株草莓。采用滴灌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草莓长势喜人,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庭院经济让昔日的保安村集体“家底”厚了,把越来越多的村民留住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王浩奇姜国乐《论语·先进篇》有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