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丰厚资源,擦亮“文化山东”金招牌 访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艳玲

大众日报 2020-12-03 09:52 大字

扫描二维码查看访谈视频□ 本报记者 刘一颖

“在山东省‘十四五’规划中,要强化文化强省设计,谋划‘十四五’文化版图,擦亮‘文化山东’金招牌。”近日,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艳玲接受记者采访,围绕“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议。

山东文化底蕴深厚,儒家文化、革命文化交相辉映。近年来,山东省大力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尼山书院、儒学讲堂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规划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成功打造了尼山论坛、世界儒学大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儒学品牌。

“但同时也要看到,山东省文化资源发展存在各种不同样态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存在以利用和发展儒学为重点、与其他文化资源协同发展不够,在受众度、认知度及与时代结合度较弱的问题。”因此,徐艳玲建议,未来五年,山东要在优化文化发展格局方面着力,进一步深耕和扩容文化资源的内涵,打造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革命文化为标识、先进文化为引领的三维文化协同发展新格局,形塑时代性、主题性、系统性的具有山东特色的现代化文化的整体性。“在这方面,我们还要有全球视野,不仅要让世界在山东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也能看到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协同发展、交相辉映后更加璀璨的光芒。”她补充道。

徐艳玲还建议,山东“十四五”时期,要在打造齐鲁优秀文化品牌方面着力。“齐鲁优秀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构成要素是什么?价值意蕴是什么?山东在这方面要进一步总结、凝练和提升,并将其打造成文明山东的‘风向标’,成为新时代山东人的亮丽名片。”她还提到,山东得天独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对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山东要更加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建设的引领,更加突出“以文化人”的本质要求,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红色基因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明德引领风尚,构筑山东省思想文化建设高地与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的双高峰,在全省形成理念创新、载体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的浓厚的齐鲁优秀文化的建设氛围。

徐艳玲举例分析,在儒学的阐释和传播中,要注重与家风家教融合,充分发掘其与优良家风的内在契合,发掘关于家风家教的优良特色品德,注重引导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讲好“黄河故事”山东篇时,要有“大主体”概念,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等各类主体同向同行,形成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在弘扬沂蒙精神时,可再创“沂蒙小调”等经典宣传标志,并整合台儿庄等各类红色资源,形成红色文化群,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未来五年,将是山东省谋划‘十四五’文化版图、擦亮文化山东金招牌大有可为的五年。”徐艳玲表示,在“十四五”规划的文化版图中,必须进一步优化发展格局、讲好山东故事;进一步打造山东文化标识、形塑齐鲁优秀文化品牌,从而不断地、持续地、稳定地为“十四五”时期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新动能。

新闻推荐

济宁市第五届殡葬用品展销会 一站式展销 让公平公正看得见

本报记者汤伟11月24日,济宁市召开第五届殡葬用品展销会。此次殡葬用品订货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2家供货商参与,全市各县区的...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