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絮叨叨话开州
时代潮流总是将人裹挟着走,任何人难以跳出来。自然,当前全民旅游的大背景下,我捡空也去了一趟重庆的开州。
说开州,其实大家还是更加习惯称她为“开县”,如同许许多多的本地人和一些年纪大的人一样,还是不自觉地在不同场合称我们的家乡为“达县”,而不是使用标准的“达州市”名称,尽管达州市已经建市整整20年了。
只要提到开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里是“一代军神”刘伯承的故乡。刘帅在开州的家乡叫赵家场,距离开州城只有28千米。那里山清水秀,视野开阔。故居背靠小华山,面前的浦里河清澈见底,缓缓地绕山而过。1986年刘帅去世后,一部分骨灰回到了家乡,安葬在故居前的两棵黄桷树下。这位从贫苦农民家庭走出来的一代名帅,最后又回到了生他养育他的故土。
当下的开州城,是重庆市8个三峡移民整体旧城搬迁之后的一座新城,一座完完全全的滨湖新城。城市规划很好,因为三峡水位的回升,形成了烟波浩渺的汉丰湖。湖的核心地段形成了风景非常好的半岛,被评为“巴渝新十二景”。在这个半岛上,勤劳的开州人不仅建了一座很好的滨湖公园,还建了规模不小的“开州国学院”和“开州举子园”。国学院古色古香,有“文笔塔”“文渊阁”“文峰耸秀”大牌坊重点文化建筑;内部的建筑与设计,有点仿山东曲阜孔庙的感觉,其中有孔圣人塑像、“万世师表”牌坊、“孔子赋”。参观国学院时,我们正逢一群身穿汉服的小朋友,手捧《诗经》正诵读《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童声稚稚,书声琅琅,颇具有画面感。在举子园内,展示了开州历史上参加科举考试的历史,还原了当年科举考试的现场场景,让人深深地感觉到“十年寒窗苦”的艰辛,“一举成名响”的不易。纵观整个国学院与举子园,可谓“古籍幽幽”“古曲流觞”“文氛脉脉”“文气冲冲”,我大中华文化的气场足足的,牛!
在国学院的北端,就是湖光山色的汉丰湖。汉丰湖是因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人工湖,东西跨度12.51千米,南北跨度5.86千米,由境内两江汇成,常年蓄水在170.28米以上,水域面积15平方千米。虽然是人工湖,但汉丰湖四山环抱,湖面开阔宁静,水质清澈。湖岸独特的滨湖湿地、风雨廊桥、国学院文笔塔、滨湖公园、城市规划馆、历史文化陈列馆、刘伯承纪念馆等等与开州城浑然一体,湖光山色、烟波浩渺、渔舟唱晚,构成了“城在湖中,湖在山中,意在心中”的美丽画境。
尽管重庆与四川“分家”20多年了,但是我们发现,生活在开州的人们与当年同属四川时期一样,生活习惯、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没有什么变化,仿佛依然还是真正的一家人。特别是在语言方面,不仅说话声音,而且使用方言,还是一样的。重庆人叫“抄手”的小吃,开州人与达州人一样,还是叫的“包面”。他们去重庆办事,绝大部分是从开州经过达州再南下重庆主城区。好奇的我,一探究竟,原来是经过达州去重庆主城区,路途更短、过路费更省一些。他们对达州境内高速公路上的“徐家坝”“达州”“达州南”出口,绝不会混淆。当然,如果要去城口,万州、开州的人,还是与过去一样,必然还是经过达州、再经过万源去,这些方面始终没有改变。
提到现在顶层设计了要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双方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开州朋友主动提出:我们民间先走起来、动起来、热起来……
那,我们呢……□令狐飞雪
新闻推荐
□记者丁兆霞报道本报日照讯10月10日,日照博士后平台合作联盟成立大会举行。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钢...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