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夜路回家的人 赵志会
午夜的山村,偶尔几声犬吠,他悄悄起床,把昨晚备好的东西仔细看了一遍。装满石灰的地排车上有开棍、铁锨、塑料布、蓑衣,盛着二斤面粉的布袋,一件旧大衣,装了十个窝头的干粮袋子,一只大茶缸,口袋里的一沓毛票。
他轻轻开大门,费劲地把车拉出院子,回头再把门栓从外面插上,轻轻推了一下,很牢靠,放心地拉起,奔向六十里外的济宁。他就在这无声无息中开启了重复的一天。吃力并熟练地拉着车,巧妙地绕过路上的沟沟坎坎,好在车轴是济宁老洋桥下买的“青岛牌”,车条也刚紧了一遍。一千七百斤石灰的地排车,在土路上极平稳地一点一点向前。
远处黑压压的树上,突然“哇——哇——哇”的鸟叫,他警觉地抬头看了看天,浓稠的黑把天空遮了,“早哇阴,晚哇晴,半夜里哇撑不到明”。凭着经验,他知道一场大雨要来,本能地加快脚步,六百多米的土路,二十分钟甩在了背后,终于上了平坦的兰兖柏油路。
当正前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饥饿、劳累一起袭击了汗流满面的男子,他盼望着尽快到达安居——这里起火便宜,开水免费。况且,在吃饭的空档兴许能遇上买主。当到达安居东一茶馆的时候,天已大亮。他停稳车子,用“开棍”支撑着车杆。拿着面袋子、大茶缸来到茶馆,说是茶馆,也是加工饭食的地方。男子取出面粉交给老板,老板把面粉倒进一个和面盆里,加上少许凉水,用筷子费力地搅成面疙瘩,在茶炉子上做起“疙瘩汤”,趁着茶馆老板忙碌的空间,男子倒上一大茶缸开水,掏出旱烟袋,坐在门口与老板攀谈起来。地瓜干、青草的价格,石灰、石头的行情。约摸半个小时,二斤干面做成的“疙瘩汤”端上餐桌,男子风卷残云般仅仅二十分钟消灭殆尽。吃饱喝足,男子付了二分钱作为伙食费,他又开启了征程。
上午十点半的时候,终于到了济宁越河涯石灰市场。他把车子挨着先到的石灰车停稳,问了问今天的行情,掏出毛巾,擦干净满脸的汗,拿上茶缸,来到老梅家的旅店,倒上开水,再回车前等买主。
“六月天,孩儿面,说变就变”,还没喝上几口水,黑云密布,一阵凉风来了,赶紧把大衣、面袋子叠好,放到石灰上,用塑料布把车子盖严实,回头帮同行石灰车搭上塑料布。他们一溜站到旅店屋檐下,看着雨水砸地的水花,聊着这场雨淋了石灰行情,淋了拉石灰来的路。很快,又找到这场雨的好处,“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里连阴吃饱饭”,他们又想起来地里的庄家苗,这场雨的种种好处。太阳偏西,市场上剩下不到十辆石灰车,再不来买主,就得上旅店吃饭,两毛钱,等于几十斤石灰白拉。一天卖不掉,住店加吃饭,丢掉半车石灰。正寻思着,来了个买主,讨价还价,生意成了。离这里二十里路,一个供销社用石灰做吸附剂,就是一车用不了,用一千斤就够了。他咬咬牙,就算为着省了“市里”这顿饭,他启程了。
到了供销社,从伙房打来开水,掰开窝窝头,一块一块泡在茶缸里。供销社的人递上一块咸菜,他津津有味地吃着午饭。一千斤石灰过完秤,他用粪箕子一趟趟背到库里,两个小时,五张“大团结”掖到了贴身的口袋里。
又回到市场,等新的买主,车上还剩下七百斤没有出手。临近下午4点,就剩他一辆车的时候,新买主来了,挑三拣四,价格一压再压。天色已晚,再住下还得花钱,不如贱卖回家节省,也算多卖钱了。
拉着空地排车回去,正是乡下人晚饭时间,回到茶馆吃了晚饭,一毛钱的面条,大步流星往家赶,六十里路,六个小时,到家正好凌晨四点。东方大亮的时候,他又拉上车,去石灰窑装石灰。他新的一天就开始了。他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今天讲这些的时候,过去半个世纪了,他完全清晰地记的每一个细节。地排车一天都不能停,七张嘴等着吃饭呢。刮风下雨,黑夜天明,前路茫茫都不能停。
一次卖完石灰,时间还早,父亲拉着车去济宁汽车站“揽座”。有个要运三百斤货物的,跟父亲谈妥十五块钱运费。父亲拉着货往曲阜北走,货主一直远远地跟着。到了兖州孙氏店吃饭,那人还是远远躲着。到了地方,卸了货,父亲才看清是化肥。那时候,化肥属于“违禁品”,私自贩卖、运输都得判刑。今天,父亲想起来还是后怕。
另一次卖完石灰在旅店收拾车子,一队戴着红袖箍的人快速包围旅店,强行搜身,要打击地下运输。父亲手疾眼快,把包里的五十多块钱塞进一个空烟盒,扔到地下,狠狠地踩一脚。来人搜遍父亲身上和房间各个角落,还不甘心,追问父亲石灰的下落。父亲赶紧说出石灰卖到石桥公社辛店大队宋前进家,因为盖房钱紧,没给现钱。那些人又向父亲要石灰购销证,还扣了地排车。那些人走后,父亲拾起来地上的烟盒,搭上长途汽车,回家开了《赵庄大队石灰自产自销介绍信》,当天返回济宁,搭上几盒“大前门”,好话说尽,第二天才讨回地排车。
一个年底,父亲卖完石灰去车站揽座,拉了两个客人,还有足有五百斤重的行李,去菏泽鄄城县什集。走到郓城丁长已是半夜,又冷又饿,父亲实在不能前进半步!三人在一个供销社的雨搭下面搭上大衣、棉被将就一夜。等三天后回到家,父亲的脚掌打了血泡,每走一步,钻心的疼痛。此时,石灰窑都放了年假。他扛起洋镐、铁锨,来到原大队石灰窑存放石灰的地方。刨开表层的硬土,露出白白的已经粉了的碎石灰。父亲在那里奋战一个星期,脚掌痊愈。等过了年,在石灰窑还没开窑的时候,父亲收获的十多车石灰买上了个好价钱。“害人如害己,坑人如坑天”,父亲常常念叨的一句话。由于父亲诚信经营,足斤足两,石灰成色好,每个石灰客户就成了最好的广告宣传员。每次几乎不用去“越河涯”就有了自己的销路。“ 天下穷人是一家”。父亲常常把一些同行拉到家里吃饭。老庚、老梁都是你帮我、我帮你的朋友。他们有时一起出发,当来到“大洋桥”的时候,父亲总是停下车子,帮着他们一辆辆拉过“大洋桥”,总是最后再通过。在市场上,每当遇到客户,总是先让给年龄小的同行,因为,他们的家人挂念着这些年轻人,都等着他们及早回家。
三十年风风雨雨,三十年坎坎坷坷,三十年艰难历程。每当父亲谈起“拉地排车”经历的时候,父亲总是满怀深情。“我还没拉够地排车”,父亲说,“拉上地排车跟唱戏一样”。分队那年父亲买了一只毛驴,每天坐在地排车上的父亲唱起了“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八十年代后期,父亲租用本村十多辆拖拉机每天奔波在“送石灰”的路上。“这个社会好到顶了。”“不交公粮,国家还给咱钱!”“这个时候,没有谁欺负谁!”“只要肯下力气,到哪里都能吃上饭!”“如今要啥有啥,啥都不缺。”“一年国家给我的钱能买两千多斤麦子,得够我吃好几年的。”对于曾经经历无数风雨的父亲来说,今天就是最好的社会了。94岁的老父亲每天提着鸟笼子,楼上楼下锻炼着身体。他对祖国深深地感恩着!毛毛摄影
周 末济宁故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田文佼)9月29日,市教育局2020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集中面办会召开。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人大市政协相...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