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中夫妇书画留陇原

兰州日报 2020-07-26 01:52 大字

俞光蕙落款于敏中画像于敏中临摹的《儿女帖》俞光蕙花鸟画作品

传说乾隆皇帝的一个女儿,聪明伶俐,端庄俊秀,深受乾隆帝的宠爱,只是脸上长了一颗黑痣,后经相师说这“主灾”,须嫁给比王公大臣更显赫的人家才能“免灾”。乾隆思来想去认为只有山东曲阜的孔府,才是世代公认的大贵族。可是孔氏乃汉人,当时有满汉不通婚的禁令。于是乾隆想出一个办法,就把这个女儿送到文华殿大学士于敏中家里,做于敏中的干女儿。这样,公主就“成为”汉人,名正言顺地嫁给了孔子第七十二代嫡孙衍圣公孔宪培。现在,到过山东曲阜孔林的人都会看到,在孔子墓东北,有一个豪华墓坊,名为“于夫人坊”,这就是乾隆女儿的坟墓。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但足可见于敏中身居高位,受到乾隆皇帝的青睐。

于敏中何许人也?于敏中(1714年—1780年),字叔子,一字仲常,号耐圃、重棠。于敏中是清乾隆二年(1737年)丁已恩科状元,时年23岁,可谓春风得意,坦途一片。因其诗文书画的才华,颇受乾隆帝的赏识,屡屡擢升。乾隆十五年(1750年)入上书房,一度升迁到内阁学士。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任军机大臣,成为乾隆的股肱大臣。于敏中能以汉人的身份入主满清朝廷的高官,其能力和手段都是不可低估的。乾隆三十年(1765年),于敏中又任户部尚书。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于敏中因平定金川,受到乾隆帝的褒奖,除了赏赐黄马褂之外,还命人为其画像一帧悬挂于紫光阁。

甘肃收藏家、画家邱希高先生在其出版的《明清百名进士墨迹》一书中收录有一幅于敏中临摹王羲之《儿女帖》的墨迹。《儿女帖》又名《同生帖》,是王羲之《十七帖》丛帖第十九通尺牍,王羲之以草书写给他的朋友益州刺史周抚。内容为:“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王羲之在帖中叙及他共有七儿一女,一待小儿王献之办完婚事,就可去益州见老朋友周抚,并游历蜀地。

于敏中的这幅临摹作品落款极简洁,只有“淳化阁帖一版”六个字和署名。对于临帖,清代书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先能察,后能拟。察进一分,拟近一分;拟近一分,察进一分,终身不复止。然察总在拟之先。”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意在笔先,字居心后”。我们品评于敏中所临《儿女帖》全篇结构,丝毫看不出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可谓气、韵、神俱佳。从中我们也可以领略出其扎实书法功底的线条痕迹之美。观其笔势,如涓涓流水,似淙淙小溪,恰似魏晋时从茂林深山间缓缓流出,惬意而畅达。或许正因其书法的才华使乾隆帝对其青眼有加。

于敏中权倾一时,因此引来一些下级官吏的逢迎、献媚。据昭梿《啸亭杂录》一书中写到:于敏中任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时,翰林等无不奔走其门下。有一名汪姓探花,让其妻曹氏拜于敏中的妾为干妈。于敏中一死,人走茶凉。这位探花见梁瑶峰掌权,又命其妻拜梁为义父,还馈赠梁珊瑚朝珠。后来纪晓岚作诗讽刺:

“昔曾相府拜干娘,今日干父又姓梁。

赫奕门楣新吏部,凄凉池馆旧中堂。

君如有意应怜妾,奴岂无颜只为郎。

百八牟尼亲手捧,探来犹带乳花香。”

“牟尼”即朝珠,据说冬日上早朝时,这位探花妻子怕“干爹”挂上这串冰冷的朝珠,就先在自己怀中焐热,故“探来犹带乳花香”。

其实这位探花妻子所拜的干妈为于敏中的小妾俞光蕙。俞光蕙(?—1750年),字滋兰,海盐人。清康熙间户部侍郎俞兆晟孙女。《国朝画徵续录》记载:“(俞光蕙)年七岁写折枝花於壁,其祖见而异之。长受业於陈书,自是画益进,笔致清颖古秀,布置大雅。”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从中可以看到俞光蕙“长受业於陈书”。陈书(1660年—1736年),字南楼,号上元弟子,晚号南楼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她善画花鸟、草虫,笔力老健,风神简古,其用笔类陈道复而遒逸过之。山水人物亦擅长,间绘观音、佛像等。陈书早年丧夫,家境清寒,后以卖画自给。陈书虽为女流,但却可称得上画品人品俱优,她待客热情周到,有时家里拿不出现钱,只好典了衣服招待客人。《清稗类钞》中有记载:“陈太夫人节艺双绝,鬻画养亲。”于敏中曾扈从乾隆皇帝第二次巡幸江南时,乾隆闻知嘉兴著名女书画家陈书知书工画,就想欣赏陈书的画作。此时,陈书已去逝多年,陈书之子钱陈群已任刑部侍郎,于时他在于敏中的陪伴下向乾隆帝进献了《夜访授经图》、《陈太夫人画册》等画作,乾隆赏罢御题“嘉禾欲续贤媛传,不愧当年画荻人”,以褒奖之。

俞光蕙早年拜在陈书门下,可知其出手不凡。兰州市博物馆藏有一幅俞光蕙所绘的《上林春色图》手卷,该手卷绘于1748年,纸本设色,长128厘米、高27厘米。画面上杏花嫣红,柳枝碧绿,燕子斜飞其间,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画中题有长款:“审渊孝廉贤世侄台将付春闱,且偕淑配入都行有日矣,索画制别,因仿明人画意,为《上林春色图》赠之。首画柳者,当古人折柳赠行之意也;红杏春燕者,豫卜得捷之兆也;殿以棠梨者,借曰别离亦借祝利试也。图中景物各有取义,焉不必论画之工拙矣。乾隆戊辰新春东海俞光蕙并记”。从落款可见,俞光蕙书法也有相当高的造诣。因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对于赵孟頫和董其昌书法的偏爱,使这二人的书法在清初被捧为书学楷模而成为书坛正宗,这也构成了后来作为科举答卷所盛行的馆阁体。因此俞光蕙的书法在时代书风的影响下,也师承赵、董,浓润圆熟,豪纵奇古,通篇志气平和,墨迹古雅,苍茫之意溢于褚墨之间。

□高羔

新闻推荐

济枣高铁南山站配套方案采购公示 济南或在南部山区再建高铁站

商报济南消息日前,山东政府采购网发布了《济南市南部山区管委会规划发展局新建济南至枣庄铁路南山车站片区综合配套方案...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