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祠中的“一门三贤”
重修后的冉祠邓文献
记得1983年深秋季节,我到过菏泽城东7公里处的冉贤集(当时叫张什店),在村隅首东北向,面街看到了一处祠院。有位冉姓村民告诉我,说这是“冉祠”,也就是冉家祠堂,是纪念祭祀先贤冉子的地方。当时院落颓垣破壁,大门虚掩,几棵松柏遮蔽下,长满了棘蔓蒿草,周边堆积有秸杆柴堆,显得十分凄凉。观大殿滚龙正脊、飞檐歇山顶,虽然上面有些塌陷,璃瓦散落,还不失它的气势和古朴。
这位冉姓村民向我介绍说,据《冉氏宗谱》记载,冉祠始建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后毁于水患。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又重建,明、清时期多次重修,形成了后来的规模。据《曹州府志》所载,“原祠为一古建筑群,有广连门(头道山门),二道山门,东西两司,大殿和启贤殿”。晚清以后战乱频繁,国事日非,祠堂年久失修,多个建筑物先后倒塌,昔日风貌,荡然无存。特别是在文革中,残存的广连门被拆除,冉子塑像被砸坏,多座石碑被推倒,院内一片狼藉,令人十分痛惜。唯有大殿当作村委仓库,有幸得以保存。
据《菏泽市志》记载,冉贤集为菏泽市古老的村落之一,春秋时期称茶崮,汉代称冉村镇,清代改称冉贤集,(民国时期并村为张什店)。冉贤集因为冉子故里而得名,院内现存“先贤冉子故里”碑,高1.5米,宽0.4米,为明万历四十年(1586年)立,曹州知府周鼎撰文。又据《冉氏宗谱》所载,“冉氏系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家贫,以牧业为生,人称犁牛氏,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卒,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于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兄弟三人品学兼优,皆誉为孔门七十二贤,位居十哲之首,世称“一门三贤”,后均在文庙大成殿正堂与孔子共授儒家尊崇。同时地方官府也为三冉在故里建祠祭祀,每逢春节期间,府员与冉氏后人都会聚集于此,拜谒先祖,祈福后人。
全国解放后,菏泽县政府对冉祠曾采取过保护措施,1956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门前立碑标志。1984年市文物部门进行了一次抢救性维修,幸免倒塌之虑。2015年又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政府立碑。
近日,又闻冉祠进行了整体修缮,我有幸再去造访。远远望去,新建的广连门宽敞雄伟,临街耸立,造型典雅,气象庄严,望之使人顿发思古之幽情。寻来一位叫冉双平的冉姓族人,说明来意,他热情地为我打开锁门,进入院内,迎面道旁立有三块石碑,一块刻有“先贤冉子故里”(已断为四截),一块刻有“菏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块刻有“维修捐资纪念碑”(新立)。往前是新铺的青砖小路,两旁几棵松柏,苍劲挺拔,映衬得整个人院落凛然肃穆。走近大殿,前有墀高三尺,南北长宽各九丈,方石砌围,灰砖铺地。五层台阶,拾级而上,一种文化厚重感迎面而来,整个大殿焕然一新。彩釉璃瓦复顶,熠熠生辉;鸱吻脊兽装饰,栩栩灵现;四角风铃摇动,铮铮悦耳。走近殿前,丹柱赭棂,门上悬槽式青底金字竖匾一块,上书“薛公殿”三个大字,凸显得大殿蔚为壮观。走进殿内,仰观方砖登顶,雕梁画栋,正堂之上神龛三尊,分别供俸有冉耕、冉雍、冉求的彩色塑像,香案之上立有三贤的牌位。两旁厅柱上镶有隶书楹联,上联“敬简备王道之全配享南华奉祀”,下联“德行居圣门之首独承东鲁真传”。到此吊古凭今,使人无不肃然起敬。
院东南有棵高大的楷树,高约28米,围长约3.5米。时逢隆冬,叶已落尽,树皮斑驳,枝杆遒劲,势如虬龙。据冉姓族人讲,此树又名黄连木(因木质黄色),夏秋枝繁叶茂,百虫不侵,树冠如云,遮天蔽日。羽状复叶,一年四变,春绿夏青,秋红冬黄。族人又讲,孔子生前比较喜欢楷树,因与“洁”字谐音,还有“楷模”之意,是尊师重教的象征。曲阜孔林内就广泛栽植,这棵是冉氏55代孙冉瞻,在嘉定二年(1209年)从孔林移植来的,已有800多年历史。
新闻推荐
连日来,曲阜市吴村镇扶贫办和村干部工作人员为全镇5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送去了口罩等防疫物品,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耐心地为...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