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尼山 共话未来 国际儒学论坛·2019侧记

济宁日报 2019-12-01 10:23 大字

本报记者唐修岳

初冬的尼山,乍寒还暖,景色依然秀美,备受期待的“国际儒学论坛·2019”在此开幕。“国际儒学论坛”自2004年起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韩国崔钟贤学术院共同举办。本次论坛为第14届,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参与主办,是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成立后首次主办的高端国际学术论坛。

论坛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儒家思想与人类和平”这一核心主题,从儒家思想观念、儒家学术传统、儒家政治哲学等多个角度,进行6轮24场次的分组会议,共同探讨学术发展前沿,提炼挖掘儒家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现其精神标识、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为推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言献策。

11月30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儒风浩荡的大学堂举行。期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分中心、山东大学分中心在众人的共同见证下揭牌成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首批分中心的设立,标志着‘一个中心、多个分中心’共同打造世界儒学研究高地、儒学人才集聚和培养高地、儒学普及推广高地、儒学国际交流传播高地的目标规划正在实现。”在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感慨道。

随后,主旨报告及24场分组会议接续进行。作为本届论坛主旨报告嘉宾的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说,人们需要过安定的生活、幸福的生活、美满的生活,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儒学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获得广泛认可,正因为儒学倡导和平,儒学体现了时代精神,体现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扎根曲阜深耕儒学的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对本届论坛主题也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他说,人类如何相处,这是儒学思想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儒家的理想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公”就是公共意识、公德意识,也就是人的社会性存在。当我们在“想怎么样”与“应该怎么样”之间产生矛盾时,必须思考“应该怎么样”,这是人的社会性存在的体现,而人的价值、人的素养、人生的意义也正体现在这个层面上。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曲阜,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来自吉林师范大学的孔祥玲作为孔子后裔,对能够在曲阜参加学术研讨表示欣喜。本届论坛期间,她从孔子“和为贵”思想出发,探讨了其对世界和平这一时代话题的重要意义。“孔子用‘礼’与‘和’之间的关系论证了世界和平的天然合理性。在这个意义下,任何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都是不应该存在的。孔子‘和为贵’思想讲求和而不同,也就是任何国家、任何种族都不应存在歧视和矛盾,应当尊重彼此的差异性、和平共处。”谈及对论坛主题的思考孔祥玲说。

儒学源自尼山,儒学属于世界。论坛期间,更多学者是初次到访尼山,他们的眼神里既有好奇也有称赞。“尼山真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能够有幸来到尼山与众多学者们进行交流,让我受益匪浅。”采访时,不少学者发出由衷的感慨。

新闻推荐

当年小车支前,今朝高铁梦圆 高铁开进沂蒙山 老区人民笑开颜

◆11月26日,鲁南(日兰)高速铁路日照—临沂—曲阜段开通运营,沂蒙革命老区接入全国高铁网,为脱贫攻坚奔小康装上了“加速器”...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