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孔庆山家乡大变样 “不能光享福,得铆足劲干”

大众日报 2019-10-01 09:48 大字

□记者孟一报道◤9月28日一大早,孔庆山带着家人在鲁源新村的新家门口插上了头一天定做的国旗。济宁曲阜市尼山镇

□本报记者孟一

本报通讯员李潇

9月28日一大早,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村的孔庆山就拖家带口地往位于村口的新房赶。老伴儿抱着锅,儿媳骑着车,两岁半的小孙女提着篮子,一家六口为乔迁新居忙得不亦乐乎。孔庆山扛着头一天刚定做好的国旗,一路挥舞着走在前面。

乔迁喜逢新中国70周年生日,孔庆山忙着带孙子、孙女把新家装点得红红火火、喜气洋洋,二儿媳妇徐慧则叫来了几位妇女和孩子,在村口拍起《我和我的祖国》的短视频,发到了网上。当悠扬的乐音响起,人们发自内心的笑颜和着手中挥舞的红旗,同庆家国喜事齐聚的好日子。

“能住上这样的3层小洋楼,都是托了党和国家的福啊!”看着刚刚装修完的新家,孔庆山这里摸摸、那里看看,感慨万千地告诉记者,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老村东鲁村是个库区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十分落后,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找不到。如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孔子的出生地尼山大变了模样,尼山胜境项目拔地而起,周边的乡村也一起换了新颜。

2018年10月开工,今年6月完成验收,足以安顿800多户人家的鲁源新村,一排排白墙灰瓦的新房被花丛簇拥,被称为曲阜“最美村居”。同时,与村容村貌一起变化的,还有村民们的精神状态。

闲不住的孔庆山在村里找了份环卫的工作。“搁老村,甭管你把环境卫生说的有多重要也没人当回事。现在完全不一样了,看着干净整洁的村子,很多人手里捏着张废纸走出去两里地,没垃圾桶都不好意思乱扔。”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上,孔庆山敏锐地发现,村民们不光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间提升了一大截,在处理与村集体、家庭、文化娱乐等相关的事情上也发生了巨变。

村民们不再单纯把心思放在种地糊口上,开始琢磨借助直播等新形式销售土特产,或把自家多余的房子改成民宿;人人主动学习儒家文化,试着用更开放的姿态迎接过往游客;村图书室和文化广场持续升温,教育和学习意识显著提升……由表及里的转变描摹出了一幅新时代的乡村图景,“最美村居”的名号变得越来越名副其实。

“不能光享受国家富强的福利,咱们也得铆足劲儿一起干。”孔庆山说,好日子是人人出力一起争取来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一天更比一天好。

新闻推荐

济宁孔子文化旅游集团“派发”精品旅游礼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您是否对孔孟之乡向往已久?您是否也想一探运河之都的奥秘?您是否在期待与文化济宁有一场跨越时空的相会...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