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孔子文化节新看点早知晓 提前20天!节俭办会又不失厚重感

济宁晚报 2019-09-06 09:09 大字

本报记者 刘伟栋

今日是2019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的日子。孔子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了35届,今年的孔子文化节把“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主题,系列活动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来设计安排。那么,今年的孔子文化节又有哪些创新之处和新看点呢?

祭孔大典将邀请文化名家、著名学者现场解读

据了解,今年孔子文化节期间将举行孔子博物馆开馆、签署“齐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计划”框架协议、举办中华礼乐与东亚文明高端儒学会讲。

此外,祭孔大典将邀请文化名家、著名学者进行现场解读,从回望千年、追梦时代、向往未来的角度,阐述孔子思想“从历史走向未来”的价值。同时,还将举办齐鲁学子青春国学荟、全国青少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展示活动、成人仪式教育示范活动,组织群众参与经典诵读、传统文艺展演等活动,都凸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主题。

今年孔子文化节更加注重创新。比如将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与孔子博物馆开馆仪式、国家文物局与山东省政府《合作实施“齐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计划”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合并举行,既有利于各项活动的统筹整合,也体现了坚持节俭办活动原则,又使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丰富了内容、增强了厚重感、提升了影响力。祭孔大典在坚持标准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在氛围营造、敬献花篮、乐舞告祭等环节上增加了不少新元素,使祭孔活动更显庄严、肃穆、凝重,更能表达对先贤圣哲的敬仰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孔子文化节活动更加丰富。开幕式于9月6日举行,相比往届提前了20天,整个文化节活动时间拉长。除开幕式、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祭孔大典等9项活动外,期间还将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系列文化活动,确保整个文化节期间活动不断、好戏连台、精彩纷呈。

预计今年完成孔府档案移库,提升文物修复技能

孔子档案的保护利用一直备受关注。孔子博物馆作为孔府档案的保管者、保护者,在推进“孔府档案学”的研究上责无旁贷。

目前,孔子博物馆建成并试运行,新馆开设了孔府档案常设展厅,展出了孔府档案。孔府档案的保护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预计今年完成孔府档案的移库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孔子博物馆传习所有关古籍、孔府档案的修复培训工作,邀请古籍修复专家在博物馆举办多期培训班,极大提升了孔子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人员的修复技能。

积极推进孔府档案整理、出版等项目。孔子博物馆与国家图书馆就孔府档案的出版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就孔府档案的扫描、整理、研究与曲阜师范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孔子博物馆将继续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尽快推进孔府档案清代卷及民国卷档案的后续出版工作,加快孔府档案的数据库建设。

目前,孔子博物馆正在积极推进《孔子博物馆藏孔府档案汇编·家谱卷》和《孔子博物馆藏孔府档案汇编·租税卷》整理与出版工作。随着工作的开展,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推动设立“孔府档案学中心”,组织召开孔府档案学术探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孔府档案学”的学科界定、内容体系、理论指导、研究方法、著录规范等方面展开交流研讨,结集出版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孔府档案学”学术体系。

新闻推荐

曲阜30辆微循环公交启动运营

□记者孟一报道本报曲阜讯8月29日,曲阜市30辆微循环公交启动运营。这些6.6米小公交穿社区、钻胡同,打通公交末...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