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村庄发展有了主心骨
本报记者 董绍进 通讯员 刘中善
上世纪五十年代,曲阜市王庄镇的陈庄农业生产合作社因三年内增产百分之六十七而名噪一时。如今,还是在这片热土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正在当地悄然推开,党组织和群众拧在了一起,不仅实现集体增收、群众共富,还改变了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呈现出一派干事创业的新景象。
双频共进实现群众致富集体增收
“你们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了吗?”“俺村合作社都拿到营业执照啦,你们还不抓紧!”走进王庄镇的乡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为了大家津津乐道的共同话题。美丽的乡村不光步步皆景,更有捷报频传。“我们村计划依托原有的蔬菜基地,发动更多农户以土地入股,发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优势,发展壮大合作社规模,同时购买烘干机,建设烘干中心对秋葵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注册多个专业品牌,发展电商经营,拓宽农产品销路,实现群众致富集体增收双频共进。”辛庄村支部书记胡文雷说。
“我们家没有老人,全家都外出务工,家里土地只能都闲置。现在村里发展集体经济,家里的土地都由村集体管理,我们还能入股当社员拿分红!”村民孔大姐笑呵呵地说。
全面铺开抱团发展闯出了新路子
在当地,各村因地制宜,以集体资产资源入股,组织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组建起土地股份、入股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社。毕家村流转的200亩土地上,种植的黄桃幼苗长势喜人;李庄村新建的大棚里社员们正在忙着种植葡萄;刘庄村利用闲置废弃坑塘养鱼种荷,既美化了村内环境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孙道沟村的蔬菜大棚里,各类果蔬琳琅满目……“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百花齐放,全面铺开,打破了过去低层次的增收模式,通过抱团发展、规模经营,带领群众闯出了强村富民新路子。
“面对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集体经济普遍薄弱、发展活力不足,叠加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的现实问题,地谁来种、怎么种等问题亟待破解。”提起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王庄镇组织委员徐爱华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就是抓住了农村问题的‘牛鼻子’。”
统一服务一切以群众利益为中心
目前王庄镇44个村全部建成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了全覆盖。在新模式的带动下,4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超过3万元。下一步,有望实现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消除经济薄弱村,并在每个管区培植至少2个运行规范、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收入超过10万元的示范社,实现村集体村民双增收。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以党组织为龙头,组织群众以土地、劳动力入股,由合作社统一进行高科技、标准化服务,相比于传统的合作社,这种合作社的最大特点是一切以群众利益为中心,使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与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紧密结合,真正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王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洪生说。
支部牵头找项目,村民增收有门路
土地流转有收益,家门口就能有钱挣
抱团发展,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
合作社发展吸引了更多农业增收项目
新闻推荐
计算机类升温,新增专业热度不一 部分院校投档分数线紧贴本科线,但压线“捡漏”机会越来越小
制图/张爱萍半岛记者刘金震今年高考招生录取进展到专科阶段,本科三个批次集中录取圆满结束,共录取考生279085人。8月9...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