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入场券”的准考证 山东济宁 张玉昆

济宁日报 2019-06-28 10:02 大字

结束了上小学带火盒、中学点汽灯、高中有电棍却不知暖气是个什么玩意的真正寒窗之苦,终于迎来了1962年的高考。

志愿是考前填报,记得是北大、山大、曲阜师范学院3家。考场没有现在这般森严,没母校老师到场,没家人观阵,没有手表,没有水杯,亦没有信心。

我未能等来入学通知书,不知分数,不知档案流到何处。自觉没戏,也未敢去学校咨询。

三年自然灾害和国家“暂时困难”时期,砍掉了一些大专院校,招生数额锐减,录取比例大概为20:1,即升学率仅为5%左右,这在现在很难想象,但在当时却合情合理。

曲阜一中的教学水平比较高,记得在约80个毕业生中,仅有娄玉亭(清华大学毕业,后任泗水县副县长)、孔范今(曾任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长荣(海洋大学毕业,留青岛工作)、闫忠(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曾任曲阜市经委副主任)、韩瑞常(曾任黑龙江大学历史系主任)、孔祥仁(曾任济宁日报副总编)等10位学友走进大学校园。

高考后没几天,我就下地干农活,立马被选为生产小队记工员。不久,我报名入伍,穿了二十个年头的军装后转业还乡。和我同年入伍的共7人,曾任营职3人、排职1人,夏季又有两三人考入大学,有几人当了民办教师。其余的不论城乡,都因工厂停止招工成了农民,娶妻生子生活至今。

1988年4月,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今山东政法学院)招了一个特殊的司法班,要求学员高中毕业且为副科职以上,单位让我去学习。报名审查很严,必须送交高中毕业证书。我的毕业证在农村老家早不知放什么地方了,挖地三尺也找不到。我想到了高考准考证,搬出十多本硬壳的读书札记,很快找到了那张贴有照片、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的准考证。

这张小纸片令我高兴,也得到了各级的认可,因为它的效力等同于高中毕业证,我顺利地离职进学院学习。一年后,所学15门大专课程全部合格,于1989年4月18日,拿到了山东省教育委员会颁发的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证书。这本证书和稍后的俄语考试合格证书,还让我由中级职称晋升为副高。

谢谢了,我的1962年高考准考证,是你佑我走进了高校大门,享受了一年真正的高等教育。

1962年波澜不惊的高考,平常又平常。记得当时只在城里花一角二分钱买了瓶酸梅汤解渴,两天连口肉汤也未尝过。如今已发稀、牙稀,记忆依稀,札记还在写。为弥补短暂的大学之憾,我已在曲阜市老年大学背了9年书包,并快乐地当着留级生……

新闻推荐

科学应对精心部署 曲阜供电全力保障居民夏季用电

□张萌星左丰岐近期,随着气温逐步攀升,曲阜电网制冷负荷不断增加。预计7月下旬,曲阜全网最高负荷将达到396.2万...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