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秀”亮点

济宁日报 2019-06-25 10:02 大字

本报记者鲍童

本报通讯员张向东曹利利

在加快美丽乡村振兴进程中,曲阜市吴村镇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大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走出了一条“振兴乡村产业旺,典型引领促发展”的新路子。

高楼葡萄再上高楼

吴村镇高楼村素有林果之乡的美称。“高楼村,三大怪,西瓜葡萄加青菜”的歌谣是这里真实写照。随着市场的变化,高楼村一品独秀,种植业也由“三大怪”向“葡萄红”上转变。现如今,高楼村生产的葡萄品种多、品质优、产量高,每逢收获季节,来自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州等地客商纷至沓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都成了葡萄交易场所。

“一花引来百花香”。而随着高楼村名扬四方,也辐射带动了周边村的葡萄产业发展,相邻的丛庄、吴村、前寨等村也相继成了种植大户。但高楼村人目光远大,他们与时俱进,既为30年巨变而感到欣慰,又为葡萄提质升级创增收卯足了劲,在如何做大做强打响高楼葡萄品牌上做文章。在品种上由单一的巨峰向藤稔、玛瑙、夏黑、阳光玫瑰等多个品种发展;在种植模式上由传统种植向保护地、恒温大棚进军;在经营模式上,则由“二郎神”、个人单挑组织货源找市场向合作社统一销售服务上转变。

为统一服务、提高果品科技含量赢市场,他们采取了“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面对市场的急剧变化和消费者需求,村支两委一班人依然坚持“走出去取经探宝,请进来指导换脑”的发展理念,先后四下莱西考察,又到小草沟葡萄基地拜师学艺,学习冬暖大棚葡萄栽培并将技术人员请进村,利用一百多亩的旧宅基复垦耕地做示范试验。这片立体种植基地已按“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分配到户。眼下这片示范试验基地,既成了集体壮大、农民增收的样板,又为九仙山旅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龙尾庄脱贫致富引客来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龙尾庄“巧借东风好撑船”充分发挥“三面环山一面水”的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的“拿手戏”。

龙尾庄村地处九仙山腹地,由龙尾庄、葫芦套、大河崖、红山子、会泉峪5个自然村形成,而人均只有几分耕地。为寻求致富增收的路子,村班子在葫芦套、会泉峪被打造成民俗村的基础上,率先在发展葫芦套民俗旅游上做文章。该村借助镇政府全域旅游策划设计的机遇,吸引能人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打造了18家民宿。同时利用这些石墙、坯垒的老宅基,办起了老式农具陈列馆、小酒肆、杂货铺、刺绣坊、百花园、百鸟园、煎饼坊,开设了“十大碗”酒店。让人们在原汁原味的古村落中品味乡愁。

为活跃文化生活,他们还在村中开阔地带建起了乐动广场、戏剧大舞台。与此同时,为促进五个村庄“全域游”,实现旅游兴村的致富梦,村里成立了龙尾庄农家乐协会,至今已发展农家乐、餐饮部98家,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昔日无人问津的穷山僻壤变成了乡村旅游的新热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山里佬”变成“大掌柜”。

学子归巢创业忙

走进九仙山园艺基地,两位大学生正忙碌着。采访获悉,这两位大学生为夫妻俩叫吕凯、邱凤云。二人大学毕业后,原在兖州高新区农高园工作,随着九仙山旅游环境的提升,五年前邱凤云便和丈夫双双辞职,到娘家的东岭村承包土地,建起占地十亩的花卉大棚,养有蝴蝶兰、绿萝等十多个品种。如今,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供不应求。慕名前来观光的游客见到他们的花卉也爱不释手。夫妻花卉基地如此红火,赢得了世人夸赞,当地群众还亲切的称他们为“九仙山下的并蹄莲”。

而大学生孔磊返乡创业承包李洼村的60亩地,养起了金银花并成立了金银花合作社。为达到产供销一条龙,孔磊还新上了一套烘干设备用于制作。从四月至九月,整个基地每天可吸收前来打工者几十人。采摘高峰期可达上百人,仿若当年一个生产队的集体劳动场面。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也积极参与,打工者除免费午餐每天还可得到五、六十元的收入。孔磊靠创办合作社鼓起了腰包,并带动了家门口打工创收一方人,他还因此先后被评为曲阜市优秀共产党员、济宁市优秀创业青年。

新闻推荐

济宁市“干事创业好班子”拟表彰对象(100个)

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济宁市任城区南苑街道济宁市任城区财政局济宁市任城区教育和体育局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安居派出所...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