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曲阜孔庙
曲阜是儒教先贤孔子的故里。
据说,在曲阜孔庙碑林中积聚了各朝代碑石2000多块,真草隶篆,无一不全。
我曾多次去过山东,但没去过曲阜,这次趁前去参加在济南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研讨会的机会,驱车前去拜谒了这东方圣地曲阜孔庙。
走在宽敞的曲阜大街上,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儒者的大家风范。看周围的那些店铺,不管是酒店还是宾馆,是商厦还是饼屋,名字都冠以“大成”、“六怡”、“阙里”之类的名号。那些道路的名字就更是散发出儒家气息,看那“有朋路”,这显然是取之于《论语》中那句著名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而“仁义街”、“礼乐街”等,也都蕴含着弘扬儒家学说的内容。看着大街两旁那一副副对联,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不寻常的穿越,似乎又回到了两千多年之前。
我催促大家快点往前走,会友们知道我想去碑林已迫不及待,于是,便加快了脚步。
走过曲阜正南门,迎面看见了一座石头牌坊,那上面刻着“金声玉振”四个字,一看就是大家的手笔,古朴而又高雅,而这四个字也可以说是对孔子的最好评价,孔子所创造的儒家学说流传千古,其学说至善至美,博大精深,这“金声玉振”名副其实。
这个牌坊乃是孔庙的起点,我们站在牌坊之下,都自觉地肃然起敬,情不自禁地伸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想要拜谒孔子先儒,还是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仪表。
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据说这“棂星”乃是天上的文星,它代表着国家代代都有人才出。这时,阳光正好照在那高大的门框上,反射出的光芒好像璀璨的星光一样,那满目的星光代表的是仁义礼智信这些儒家的核心思想,只要从这个门下走过,便感到自己身子被儒家精髓的思想所感染,内心自然而然地生出尊崇之情。
孔庙中最大的建筑物莫过于大成殿。“大成”这两个字,据说是从《孟子》中抽出来的,“孔子之谓集大成”,用这两个字来诠释孔子,那自然也是最好不过的。单看那二十八根雕龙的石柱,就让人感到十分震撼,每一条柱子上都刻有若干条巨龙,让整个大殿显得气势恢宏,巨龙仿佛就要腾空而起,将整个大殿推入浩瀚的太空一样。我们看见大殿之中高高悬挂着“万世师表”的巨型匾额,这是当年乾隆皇帝的手书,而孔子的塑像就端端正正地摆放在殿堂的正中间,两旁肃然站立着孔门七十二贤人,还有一些其他的儒家先祖塑像。据说,历代皇帝要举行祭祀孔子的活动时,就会在这里举行。我想起在《全唐诗》中曾经看到过一首《郊庙歌辞·享孔子庙乐章·迎神》:“通吴表圣,问老探真。三千弟子,五百贤人。亿龄规法,万载嗣禋。洁诚以祭,奏乐迎神。”想来在当年祭祀的时候,应该会有无数人唱起这样的歌曲,跳起祭祀用的“八佾舞”,那场面应该是分外庄严肃穆。
走出大成殿之后,我们便来到了杏坛,传说这里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孔子讲学之所以不在玉宇琼楼之内,而在这杏坛之中,原来,孔子教授学生的时候向来就是有教无类,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只要心中有好学之心,那么稍微备上束脩若干,就能够来听讲,这实在是值得我们后世人学习。“奎门出浩荡,杏坛历逶迤”,站在杏坛方亭之下,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那振聋发聩的话语好像在耳边萦绕。我顺着杏坛转了一圈,仿佛听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德不孤,必有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时,那一句句教诲都涌上心头,我在心中喃喃自语:“弟子受教了。”
来到曲阜,“三孔”是不能不看的,那就是孔庙、孔府和孔林,它们合称“三孔”,孔庙建筑群之所以能够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这和它采用的乃是中轴线对称的建筑格局是分不开的,我们从中路出发,从南向北前进,走过了太和元气坊、十三碑亭,穿过杏坛和大成殿,最后来到了圣迹殿。
终于来到了我心中一直仰慕的碑林。不知道为什么,当我来到碑林面前的时候,心中却怦怦直跳,真的有些不敢靠近,就好像是一个小学生见到尊敬的师长那样,一时默默无语。在会友们的催促下,我才鼓起勇气,走进碑林之中。
这里的确是一个碑石的海洋,从东西汉到民国,各个时代的碑文,应有尽有,有的高大挺拔,约一丈多高,有的则显得小巧无比,仅有一尺左右。碑林中所篆刻的文字大多数都是汉字,真草隶篆,一应俱全。不过,让我最感兴趣的是这其中还有满文和八思巴文,想来是当年元朝和清朝的统治者留下的,如此看来,他们对于孔子这位代表着汉族文化精髓的人物,也十分尊重。
看着看着,我心中生出这样一种感受,“千年礼乐归齐鲁,万古衣冠拜素王”,这孔庙碑林就好像是一个古老的博物馆,它不仅集中了万代碑文之典范,同时更体现了人们对于儒家的尊敬,很好地再现了儒家文化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渐渐地影响世界各国的。那些碑刻,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大地上留下了长长短短的影子,而孔子的儒家思想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乃至世界人们的心头,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印记。只可惜,斯人已经永远地离开我们,“留我孔子琴,琴存人已殁”,想到这里怎不让人心生一丝丝感伤?我记得当年宋朝大儒王安石也曾经有过和我一样的想法,他还曾写下了《悲哉孔子没》这样的诗句,说的是“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蚩蚩尽鉏商,此物谁能珍。”
在所有的碑刻之中,《史晨碑》《礼器碑》和《乙瑛碑》是其中最著名的碑刻,它们合在一起被人们称为孔庙三大名碑。就拿《史晨碑》来说,它是著名的汉朝碑文,上面的文字乃是隶书,整体给人的感觉是端庄典雅,行笔圆浑有力,有不少金石大家都曾经赞颂过它。比如明朝时候的郭宗昌就曾经在《金石史》中提起过《史晨碑》,他赞其为:“分法复尔雅超逸,可为百代楷模,亦非后世可及。”《礼器碑》四面均有石刻,也都是隶书,自从宋代以来就一直被人推崇,那雄健而俊逸的笔锋被很多人称赞,都说高妙如此碑者,实在是很罕见的,尤其是它那逆入平出的笔意,更是让人们叹为观止。“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这些碑文便是孔林之中的至宝,它们流传至今,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
孔林之中树木参天,加上碑碣如林,显得遮天蔽日,我仔细地看着每一块碑文,内心一次次震撼。站在这些碑文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想到这里是孔子曾经躬耕的地方,他在这里播种,种下的却是思想,而经过了几千年的沉淀和成长之后,这浩远空灵的儒家文化渐渐地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棵参天大树,成了中国人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看到这里,我愈加感到孔子的伟大,沉浸在这儒家文化中。回过头来,再次端详那孔庙金黄色的屋顶,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闪现出耀眼的光芒。这些建筑群,经历了宋、元、明、清几代的修葺和扩建,孔庙的规模终于越来越大,最后成为现在这样恢宏的建筑群。而在我们这些后人的心中,孔庙、孔府、孔林,它们不仅仅只是建筑物,是忠孝仁义的象征,是儒家文化的代表,站在孔庙前,驻足在孔林中,心灵就会被先贤所洗涤,内心受到震撼。
离开曲阜孔庙之后,大家沉默寡言,一路上十分安静,或许会友们都还沉浸在历史的沧桑之中,继续被孔庙的庄严所感染。过了一会儿,一位济南大学的教授感叹道:“我们和孔子相比,显得实在是太逊色了。”
我微微一笑,想起王安石的那几句话:“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孔子如巍巍高山,如浩瀚海洋,我们这些后世之人能学到的那丁点儿,微不足道。但是,却也不必菲薄,只要心中存有仁义,怀着一颗桃李天下之心,那么我们就是当之无愧的孔子传人。□刘方棠
新闻推荐
万亩油菜花,大巴送您赏美景济宁交运集团开通直通车,门票加来回车费每人仅20元本报济宁4月1日讯(记者褚思雨通...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