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写 刘氏兄弟的丹青生涯
庚午孟秋的文艺现场
刘仲永夫妇。
刘锡三
赫保真
书画社书画册第一集版权页。
陈筍禅为书画社题字。
“落笔妙能移造化,徐熙李茂各名家。不知身在秋风里,满眼青山树树花。”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最后,循着少海书画社社员刘伯明于庚午孟秋游少海书画展览会的轨迹,重回1930年秋天少海书画社国画展览的现场。
如果说1927年春天少海书画社的成立更多是文人雅士相互取暖之意,那么,后来日渐成熟的少海书画社在人员和作品层面就有了更多取舍。
1930年秋天的国画展览,刘仲永是当仁不让的操持者与策展人。与历次展览的筹备方法不同,这次展览并没有如往常一样面向少海书画社社员征集或书法或国画或油画或金石作品,而是主题明确指向国画。并且,参展人员也事先逐一确定,共计七位,分别是刘仲永、宋怡素、史承荫、曹庚生、王文桢、赫保真和宋民生。
少海书画社重开本次国画展览,刘仲永根据社员的具体情况,仔细考虑了参展人选,宋怡素、史承荫、王文桢、赫保真、宋民生加入少海书画社多年,都参加过多次展览,只有曹庚生的加入多少有些偶然。当时,适逢曹庚生羁留青岛,刘仲永与其是老朋友,便邀请这位吴昌硕的关门弟子加入到展览之中。从曹庚生的偶然参展可以反推少海书画社的组织形态,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在以胶济铁路职员为主要构成的人员以外、少海书画社另外还有很多湮没在时间深处的其他同好者只是一时参与其中了。
1930年秋天午后的阳光利落、干脆、质朴、热烈,这种根深蒂固的、不想摆脱的美与青岛的每一个秋天没有太大不同。因少海书画社国画展览举行,一行人走进位于青岛火车站钟楼的快活林。
1930年9月2日,在青岛市电话局文书股供职的陈筍禅与朋友周谨安一同观看了少海书画社的这次国画展览,在现场留言簿中,陈荀禅对宋怡素的作品赞不绝口,“黄子久秋山无尽图脍炙人口,惜未睹原本,引以为憾,今读槎山游客指画秋山不寒图,欢为希有。其余诸作品均清逸有致。无惑乎琴岛人士争相购收也。”第二天,曾任曲阜师范艺术教员、参加过潍县同志画社、后居于青岛在胶济铁路小学任教员的葛绍文也来到快活林,观摩了这场别具一格的国画展览,“青岛在德日压迫之下,完全造成一种物质阶级剧尔,倡言艺术是绝对不可能事。少海诸公振臂疾呼,为吾艺术界大放光明,俾后学者欢恍奚极。前年画展筹赈成绩卓然,今更特出声色。(绍文)于国画一无所习,焉敢妄评。谨于钦慕之余,聊志数语,以博一粲云耳。”
观者无一不赞美,除却世故人情的必然,一定程度上,溢于言表的称赞与钦佩多少也暗含着1930年青岛秋天的舒筋活骨。从时局来看,军阀割据的纷乱平息了下来,青岛也因此吸引了又一批骚客文人经胶济铁路来到黄海之滨。快活林既是虚拟的隐喻,又是实在的平台,很多夏日避暑者抵达青岛以后,快活林便成为这些城市观察者和文化观察者接头的最开放视角。
领风气之先正是少海书画社被众人称道的一个根本原因。回到青岛城市出发的原点,不难发现,文化的匮乏和土壤的瘠薄是先天命题,绝非朝夕就能解决。那么,当顷刻难以改观,当时间还没有形成足够的文化沉淀,青岛就鲜少出现与同时代平行的文艺现场,即使有,或者昙花一现,或者缺乏说服力。因此,不论从参与度、持续性还是策划的路径而论,少海书画社都属于别开生面的文艺现场。自谦僻居山乡、见闻浅陋的冷建侯亲临少海书画社1930年秋天的展览现场后,颇为感叹,“丹青一道乃艺林之雅事,习此学者虽不乏人,然笔墨精良可以名世者是不多见。今见少海诸公杰作,笔墨苍老,天真自然,其魄力之雄浑不让古人。”
快活林凭着它的名声获得了外部世界的注目,更重要的是,之于胶济铁路,少海书画社打开了一个明亮的文艺窗口,它让极具秩序性的铁路富含声色,甚至对后来海滨诗社以及其他同仁俱乐部的筹备有一定程度的启发。它传递出的文艺信号并没有止步于参与少海书画社的胶济铁路成员,而是延伸至更广阔的范围。正如周锋在参观后所言,“少海书画社诸公之书画早著盛誉,于海上无待批评。今展览重开,亦提倡后学之意乎”,承前,启后,这是任何时代参与者的相同使命。姬钱梅的评价亦是从此出发,“青岛一隅,向为荒陬之区,骚客墨士绝尠莅临。自经少海社起而一呼,文艺之风为之丕振,今更各出傑作,以飨青人士,实足开本市艺术之先河。”
有关这次参展的七人作品以及各自艺术造诣的评价,参观者中各有偏好。既有喜好宋怡素、刘仲永山水古雅苍劲、神韵自然的人,如曲龙泉;也有人格外欣赏宋民生,如姬钱梅。观看过后,姬钱梅就说,“宋子民生,少年有奇气,书画皆精,兼擅金石。此次展览重开,惟民生之画悬壁间,如异军突出。无论远瞻近观,皆足豁人倦眸。予不禁为之心折矣。”
秋去冬来,七星连珠、满壁琳琅的展览也在快活林暂时告一段落。画意余情犹在,诗情袅袅又起,胶济铁路很快便迎来了另一场望古遥集的切磋、推敲与琢磨。
刘仲永1925年作于田横岛上。
刘菊园作《高山流水图》。
□文/图刘文倩
少海书画社主任社员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刘仲永和刘菊园两兄弟,他们来自山东诸城,是刘统勋后人,家学渊源使他们在艺术上都有很深的造诣。
刘仲永:被埋没的大师
刘仲永又名刘迎洲(1883年~1951年),别号常德山樵。因时局动荡,刘仲永一生对进步思想都有所追求。清末取得举人功名后,离乡前往广州述职。辛亥革命爆发,他毅然从广州弃职返乡,参加革命,并于1912年1月,直接参与了诸城起义。之后,刘仲永任傅山县县长,后因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满而离职。1920年起赴济南主编《白话商报》,宣传进步思想。由于进步思想触怒当局,报馆被封,不久之后,刘仲永被迫离开济南前往青岛,在青岛胶济铁路任职。
刘仲永先生少年时期师从同乡丹青高手臧耀初先生学习花鸟画,而后专攻山水画。1927年初,刘仲永先生和山水画大师宋怡素先生等人发起成立了青岛少海书画社,并被公推为主任社员。刘先生书画技艺高超,在同仁中德高望重,少海书画社社员遗留的作品中,多幅有他的题跋,《少海书画社书画册》封面也是其题写,并且书画册中收录其作品最多,所售作品价格也最高,为每平方英尺四块大洋。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携眷回乡到老家南山避难。1947年刘仲永和五弟刘菊园,在上海举办画展,引起轰动,受到张大千、刘海粟等名家赞誉。1948年冬,刘先生由杭州回青岛,后于1951年被聘为山东省和青岛市筹备召开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同年秋于青岛市人民代表会议上发言,突发脑溢血,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八岁。
在追求理想一展才华的一生中,刘仲永先生领略过大江南北的自然风光,以其独到的思想和笔触将祖国河山绘上画卷,借以抒发自己的满腔热忱。这样一位山水画大师,因社会动荡,遗留作品较少,加之宣传不够,如今已少有人知。
刘菊园:全能型画家
刘菊园(1900年~1959年),幼时名迴翰,号淇隐。1922年,刘菊园毕业于山东公立法政学校(1926年该校合并入省立山东大学)。刘菊园的绘画秉承家学,常与兄长刘仲永先生切磋,传统山水画功底深厚,书法更是自成一派,尤其擅长小楷,其书法在当时已名声大振。
“南有中山,北有大同”,刘大同是革命志士又是书法大家,与刘菊园是莫逆之交。1926年,刘菊园与刘大同先生一起研究古物及篆刻,艺术上的成就更进一步。
1927年,刘先生作为青岛少海书画社发起人之一,参与了书画社的建立,并被公推为主任社员,攻于山水精通篆刻,少海书画社社员多人的书画印章出自其手。1928年出版的第一册《少海书画社书画册》最后一页刊登其七枚篆刻章,刀法精湛,章意古拙,不失笔意。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刘先生回到老家行医,因“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诸城一代很有名气。1949年后,刘菊园先生受聘于青岛市中医院坐诊,是青岛中医院创始人之一。
刘菊园先生一生才华出众,琴、刻、书、画、医等数个领域均有涉猎,并取得不凡的成绩。刘菊园先生长期在青岛生活,与这座海滨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作品创作于此,他无论是在艺术方面还是在医学方面,都为青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捧卷欣赏爷爷留下的《高山流水图》,这是爷爷早期的代表作,绢本设色,创作于1929年。整幅画作构思巧妙,绘画精到,意境深远,功力深厚,令人叹为观止。爷爷此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令人赏心悦目。作为后代我正在努力将爷爷的绘画精神传承下去,使家学源远流长发扬光大。(本文作者为刘菊园孙女)
刘菊园印
新闻推荐
“监管”变“顾问” 曲阜市市场监管局努力实现常规监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本报记者张帆本报通讯员梅花张艳3月5日,曲阜市鲁城街道的80后创业者郭孝宁来到该市为民服务中心办理营业执照业务,公章刻制...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