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播在广袤田间

济南日报 2019-02-14 10:19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 郑伟 吕晓彤

初春时节,记者来到任城区长沟镇南薛村,蓝天白云下,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面面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古香古色;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勾勒出美丽乡村的别样景致,仿佛走进一幅幅恬静安详的田园山水画。南薛村依托驻村企业多和劳动力富余的优势,整合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成立了南薛利民服务公司,采取以物业服务为主导,与企业“搭车并行”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为运河电厂、森达美港等企业提供货物运输、物业管理、劳务用工等服务,走出了一条“支部+公司+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2018年,该村实现村集体收入159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18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这是我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缩影。

2018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决策部署,不断强化“三农”重中之重战略定位,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设立了乡村振兴指挥部,下发了《济宁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五个专项工作方案,乡村振兴规划框架、推进机制、示范体系全面建立。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5元、同比增长8.2%,高于城镇居民收入0.9百分点。一年来,我市优了产业,来了人才,兴了文化,美了生态,强了基础,乡村振兴实现了良好开局。

以产业振兴为重点

夯实乡村振兴物质基础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我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乡村产业振兴“三个平台、四个一批、一个机制”为主抓手,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市粮食总产543.4万吨。全力推进“双安双创”, 曲阜、邹城、任城、梁山等9个县市区顺利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核查验收,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济宁礼飨”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功举办了首届农民丰收节、中国(金乡)大蒜节、鱼台毛木耳大会龙虾节、太白湖捕鱼节等22次节庆活动。

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62家,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36家。农村产业融合持续深化,评定了梁山华大基因黄河滩区田园综合体、曲阜儒乡慢境农文旅综合体等22个农业“新六产”市级示范点。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云商、乐村淘等农村电商陆续入驻,累计发展镇级服务中心164个、村级服务站6475个。乡村旅游旅游接待288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6亿元,10个村庄成功创建AAA级景区村庄。

农村改革创新稳步推进。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6652个村(居)均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累计清理资产293.36亿元,90%以上的村成立了新的集体经济组织,超额完成任务指标,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全市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分别达到2927户、14727家,共流转土地295.6万亩,流转率达到37.4%,比2017年提高5个百分点。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场40家、示范社142家,新增数量居全省前列。

以生态振兴为关键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

去年以来,我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提升农村环境的主要抓手,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美丽乡村政策和规划体系。2018年初出台了《2018年济宁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点》,编制《济宁市美丽乡村总体规划》。14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全覆盖,乡镇、村级层面美丽乡村规划编制完成率分别达到96.2%、81.3%;其中1537个已获批复。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做好乡村振兴样板村、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遴选确定了6个乡村振兴样板村予以重点扶持打造,22个市级、14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水平持续提升,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建设“四好农村路”,全市农村交通通行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公路提档升级280公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超额完成改厕任务,已完成改厕近30万户,超出任务38.8个百分点。建设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站点29个,累计达到52个。争取中央、省级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共计8717万元,新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72个。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实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建261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全面改薄完成校舍建设239万平方米,加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9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达到标准化。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巩固深化“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新建13处民办养老机构、100处农村互助养老院、50处社区老年人食堂,新增各类养老服务床位5161张。

以人才振兴为支撑

不断增强乡村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我市不断强化农民培训,着力打通城乡人才流动渠道,加快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高地,让更多人才愿意留在农村。

聚焦“引进来”,积极引进乡村振兴人才。实施市创业领军人才集聚计划,面向农业科技领军人才进行重点宣传,对进入市创业领军人才集聚计划名单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突出现代林果、设施农业等重点领域的人才、智力和项目的需求,引进农业领域的外国专家22人次,引进国外名优农业新品种50余种,先进农业种养加新技术50余项。

聚焦“培养好”,着力提升乡村人才队伍素质。培训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520人,对610名村两委成员进行农村村级事务管理等培训。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培养我市农业领域专业技术骨干人才76名。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达到1.4万人。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全市开展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4.5万人。

聚焦“留得住”,不断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支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农业企业创新创业。在全省率先贯通优秀社区(村)党组织书记晋升通道,拿出岗位面向优秀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定向招聘。扎实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投资3600余万元在城区建成16000平方米的进城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

以文化振兴为保障

提升农村乡风文明水平

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让农民的精神面貌重新亮起来,以乡村文明公约成风化人。

我市积极发挥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利用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持续推进文化设施建设、移风易俗等工作。做好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试点工作,每个乡镇(街道)打造1至2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片区,全市建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955个,基本实现全部达标。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共组建农村红白理事会6841个,实现了一村一会。多形式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开展“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全民阅读、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2018年共完成“千场大戏进农村”演出8296场;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27059场;组织全民阅读活动1000余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3000余场。强化乡村文化普及推广,大力推进儒家文化“六进工程”,全市图书馆尼山书院、“新六艺”公益小课堂等活动共计906场,新建乡村(社区)儒学讲堂1091处,组织儒学普及推广活动16900余场次。培育乡村文化队伍,组织开展公益文化培训2000余期,共注册登记群众文化志愿团队6600余支、20余万人,基本实现文化志愿服务团队村庄全覆盖。

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我市乡村振兴正当时。相信,未来的济宁一定能发挥优势,培育典型,攻坚克难,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图为蓝天白云下的任城区长沟镇南薛村一隅。 ■记者 陈硕 摄

新闻推荐

鲁城街道 人力客运从业人员接受 文明礼仪培训

1月22日,曲阜市鲁城街道召开交通旅游秩序集中整治暨文明礼仪培训会,安排部署春节期间整治工作,对300多名人力客运从业人员进...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