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师精耕专业领域,也逐渐走近大众,他们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 走近“文物医生”
文物修复师将陶瓷碎片进行试粘接,确定碎片位置。 本报记者 吴文兵 摄
本报记者 晋文婧
两年前一部 《我在故宫修文物》,把从不示人的文物修复展示在大众面前,至今为观众所乐道。相比文物的稀世与厚重,文物修复师的身影普通而平凡;而相比文物的静默,人与文物的故事则更加鲜活。于是,这样一群与文物走得近、与观众离得远的人,成为向大众科普文物保护知识的重要担当人。
11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博物院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合肥举行。研讨会主题是:做好文物修复工作,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走近文物修复师,就是走近文物与历史。
馆藏文物半数存在不同程度腐蚀,专业修复人才供不应求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有一个文物修复展示室,为游客们提供一个探秘文物修复的机会。隔着透明玻璃墙可直接观看书画修复的过程,想看更具体、细微的过程,还可以通过室外的大屏幕。文物修复不是神秘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却是不易的。当文物医生走进视野,博物馆库房面对镜头,大众对文物的认知多少有所提升。
10月底,安徽博物院80后书画修复师王时运参加了我国首届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这项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的文物修复技能大赛,重要意义在于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性的中国传统保护修复工艺的理论、实操比赛”。
来自全国文博单位和职业院校的111名专业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展开角逐。竞赛内容分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古建筑清水砖墙、木构件修复和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的瓷器、书画修复四个项目,其中清水砖墙修复、木结构修复、瓷器修复三项比赛是实际操作,书画修复比赛因裁判员考虑其特殊性,实际操作环节由参赛选手提交一件非馆藏古书画修复作品、修复记录视频和修复方案、PPT文件,并在比赛现场进行10分钟讲述说明。最终,代表安徽省参赛的安徽博物院书画修复师王时运取得书画修复项目第5名的佳绩,荣获三等奖。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首届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的举行,旨在弘扬工匠精神、传承文物修复技艺,强化文物修复专业队伍建设。 “竞赛完全坚持传统修复工具的应用,体现了对传统工艺做法的重视。 ”王时运和他的参赛伙伴们都认为,“这是一次积极主动向大众展示全国文物修复人才水平的‘摸底’行动。 ”
无论是展示,还是摸底,背后都存在一个严峻问题,根据我国馆藏文物腐蚀调查,我国馆藏文物中有超过一半存在不同程度腐蚀损害,近2000万件馆藏文物亟待专业修复。而全国专业修复人才数据目前与此尚不匹配。专业文物修复师从幕后走向前台,需要得到大众的关注,进而引领全社会共同关注文物保护。
师徒制、学院派各有千秋,文物医生“修行在个人”
王时运向记者介绍,安徽博物院古书画“苏派”修复技艺精湛,从洪秋声时代算起,已是历经四代,代代有传承。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安徽博物院的古字画装裱修复,为本院及省内外博物馆装裱了大量的古字画,积累了丰富的书画装裱修复经验,曾先后受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委托,举办过一期全国、三期全省的装裱技术培训班,受到业界好评,并培养了大量书画修复人才。王时运自己尽管已有14年文物修复经验,依然是新世纪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一辈文物修复师。
一直以来,文物修复技艺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师徒相承模式。博物馆内老一辈修复人员也大多是由师傅手把手带出来的。如同国内大部分博物馆一样,安徽博物院文保部各个组都采用师徒制,但每个组各有千秋。如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的青铜器修复,由著名青铜器修复大师金学刚先后主持修复文物千余件,上世纪70年代末,靳鹏和曹心阳师从金学刚,经过多年的学习磨炼,均具有了高超的青铜器修复技术,成为安徽省青铜器修复领域的中坚力量和新一批青铜器修复技艺传承人。近年来,更多年轻人带着完善的知识体系,虔诚地走进这个领域,向前辈专家拜师学艺。
当80后、90后的新鲜血液进入到文物修复行业,他们的基础专业与学院背景是多样的,汇聚了文物保护、历史、考古、化学、物理、艺术等多学科。王时运认为,来自学校的系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文物修复行业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需要,但其不足在于实践体验和经验的缺乏。对于文物修复这一实践性超强的技艺来说,不动不摸不知精髓所在,以“手口相传、言传身教”为特点的传统师承方式所具有的优势,依然十分显著。拜师学艺,学技术,更要学品行。更何况,文物修复这门技术还是 “修行在个人”,若没有业余时间的刻苦练习是无法步入专业领域的,传承技艺上没有捷径。此外,心灵手巧、细心踏实的天赋和性格也对从事这一行业有一定影响。
文物养护与修复同等重要,要做到新旧交融、“中西医结合”
学技术,学品行,做到“医者仁心”。在“文物医生”的眼中,每一件等待修复的文物就算残破不堪,也是有生命的。中医理论有“上医治未病”的思想,即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文物保护也是这个道理。在全国文物修复研讨会上,中国徽文化博物馆姚昱波说:“古墨像人,会呼吸,当然受损的古墨是一位病人,病人的恢复过程需缓慢与温和,强烈的干预措施在古墨保护上行不通。 ”
安徽博物院油画修复师江勤认为,无论是布上油画还是木板油画,其载体都是对保存环境要求很高的有机物质;颜料层对光照、紫外线以及温湿度都很敏感,长期不达标的保管与展览环境会加速画作的“黯然失色”。加强油画藏品预防性保护研究,需要在日常养护工作中下功夫,从保存条件的改善入手,严格规范保管与展览环境监控,延长其艺术生命。安徽博物院将馆藏的潘玉良油画作品单独保存在恒温恒湿库房,在运输途中使用无酸纸囊匣作为内包装等。注重油画的日常维护,不仅可以延长作品寿命,减低毁灭损失的危险,同时还可以减少和推迟主动修复,是可以长远受益的最有效的保存手段。
中国文物医生们的“中医理念”告诉我们:文物的养护与修复同等重要。
修复工作者的角色是个 “手持手术刀”的医生,但有时他们又是画家、木工、钳工、化学家。医生的“诊断”在先,诊断出来的问题都不一样,修复和保护的方法也不一样,医生们的身份也将变化。在大批先进文物修复与保护的先进仪器设备风行国内外时,很多文物保护科技领域的专家已经可以逐渐熟练运用新技术手段提升文物修复时效性。检测文物上的病虫害、清除文物上的一切附着物,修补文物的残缺部分,在这一基本的文物修复过程中,各类先进仪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古陶瓷修复师李奇认为,虽然是与古代器物打交道,但眼界和思维却不能停留在过去,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这些对新时代的古陶瓷修复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新方法与老手艺同样重要。
传统技艺方面的探讨、切磋,科学分析检测方面的碰撞、交流,反映了当前文物修复保护技术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安徽博物院文保部负责人认为,应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开发和应用,采取科学的态度吸取并继承传统修复技术的优点,应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弥补传统技术的不足,做到新旧交融、中西结合。
题图:在安徽博物院古书画装裱修复室,文物修复师正在修复一幅古画。
本报记者 吴文兵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锐通讯员李富荣孙灿诗歌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每个人的内心都会存有一份诗的境界,留有一首属于自己的诗。因为那是梦...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