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标兵 作示范 争一流 济宁高新区全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 力争3到5年跻身全国高新区综合实力前30强
本报通讯员张嘉衬张阳
济宁高新区紧紧围绕济宁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当标兵、作示范、争一流”为总基调,抢抓建设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增长极、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战略机遇,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朝着“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目标奋进,力争3到5年跻身全国高新区综合实力前30强,全力推进“三次创业”向纵深发展。
聚焦经济体制改革,打造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济宁高新区瞄准科技前沿,抢先布局战略性技术、颠覆性技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加快开展核心技术战略研发,培育一批引领未来的重量级产业,规划建设蓼河未来汽车城等载体。
推进新兴技术跨界创新,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培育具有先发优势的原创新兴业态。聚焦“3+3”产业集群,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实施国家产业基地战略提升计划,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提升“一区十园”承载能力,实施以园区带头创新发展、带头转型升级为目标的“双带”工程,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带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聚焦内生活力改革,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济宁高新区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持续吸引汇聚顶尖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功能型平台,谋划推进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中心。聚焦创新活动“全生命周期”,推动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以及各类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打通“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园区”通道。立足主导产业创新发展,建设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产业技术联盟,协同攻克核心关键技术,转化创新成果。
加强科学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布局建设,持续引进大院大所大校,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拓展提升省科学院济宁分院、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鲁南煤化工研究中心等合作领域,加快建设山东大学济宁产业研究院、新药创新研究院、微生物技术研究院等,组建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制造业创新中心。
聚焦人才体制改革,建设蓼河国际英才港
济宁高新区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持续培养高水平企业家队伍,全面聚集高水准创客,着力培育高素质产业人才。设立人才工作站,建立离岸研发中心(机构)、人才创业前端孵化基地,共建企校合作基地。担当建设市级人才服务园,建设虚拟人才港和人才发展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国际人才社区、国际医院,同步配建“类海外”服务设施。打造人才实训储备基地,实行重大人才项目和平台外包,创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同时,依托大学园,积极推动曲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办学,推动山东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建设。用好用足省级人才改革试验区22+16+10叠加政策,力争用1到2年时间,在产才融合发展关键环节率先形成人才制度成果,在创新创业生态重要领域率先构建人才发展竞争优势,在释放企业引才活力方面率先成为区域标杆,在柔性引才模式创新上走在全省前列。
聚焦要素保障改革,建设省内一流科技金融高地
济宁高新区以济宁资本中心为基础建设科技金融集聚区,支持鲁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进一步发挥技术转移作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检察机构作用,建立知识产权法庭,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平台。建设科技与资本对接平台,组建科技金融租赁公司、科技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覆盖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全过程的科技金融体系。
在抓好煤炭交易中心运作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和筹建各种权益类、大宗商品类交易市场,率先突破工程机械交易中心、大数据交易中心、纺织品交易中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二手车交易中心等区域性要素市场建设,力求汇聚更多资源在高新区完成配置和交易,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要素市场集群。
聚焦高端引领改革,培育全球创新网络节点
济宁高新区全面推进软件、激光等国际基地建设,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着力引进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区域总部,优先布局建设国际创新园、国际专业人才实训基地等创新载体。深化“双招双引”,探索资本招商、园区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打造“基金+项目+园区”一体化招商生态链。
畅通经济大通道,推动工程机械、纺织服装等优势产能对外投资合作,扩大如意、山推等龙头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能贸易合作。做大中煤工矿等跨境电商平台,探索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兴业态模式,培育天虹纺织、莱尼、萨维奥等一批外贸新增长点。加快济宁综合保税区申建,探索成立行业进出口商会、协会和综合贸易服务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开放进出口贸易平台。
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五化一破冰”改革
济宁高新区细化顶层设计方案,统揽全区各项工作,全面打通高质量发展通道。
着眼“生态化”,加快推进产业转型组织创新,打通数据赋能通道,形成以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眼“市场化”,加快推进要素配置模式创新,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着眼“现代化”,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创新,提升城市的首位度。着眼“国际化”,加快推进开放经济平台创新,制定新一轮吸引外资、扩大外贸扶持计划,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着眼“法治化”,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制度创新,以“一次办好”为改革理念和目标,提升政府经济治理水平。破冰“铁饭碗”,探索无差别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选人用人制度。
聚焦产城融合改革,打造济宁都市区核心功能区
济宁高新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实施“东联、西优、南拓、北跨、中融”战略,全面拉开蓼河新城“两轴并两带、三心领三区”空间布局。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推动免费WIFI全覆盖,有序推进市政设施智能化改造,营造普惠化智慧生态,全力推动科技新城迈向蓼河新时代。
融入市域“一环八水、十二明珠”生态环,加快河湖水系贯通,推进泗河综合开发,实施“引泗入蓼”计划,打造“三河三湖三湿地、九水通衢耀麒麟”城市生态景观。融入都市区大交通路网,对接一机场两高铁站交通枢纽,实施海川路南延北跨、崇文大道东延、德源路贯通等工程,建设内环外绕互联互通交通体系。
全面推进鲁抗家园、高端人才公寓等生活区建设,统筹推进吟龙湖中央商务区(CBD)、鸿雁湖科技商务区(TBD)、景云湖商务休闲区(RBD)三大商圈建设,打造“科技+产业+生活”新型空间,建设国内一流生态科技城。同时狠抓落实乡村五大振兴,集中突破王因小镇、后岗民宿文化园、灌婴田园综合体等项目,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聚焦放管服改革,打造“五最”营商环境
济宁高新区坚持“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需不扰”,积极开展“双解双促”活动,建立企业重大项目直通报告制度和重大问题直接报送会商解决制度。
深化“放管服”改革,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进街道和村(社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组建中介机构联合体,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深入开展10个专项行动,形成倒逼便企利民的刚性约束。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好、诚信最优的“五最”营商环境,在提升营商环境上当示范、做标杆。对标国际通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建立高新区营商环境测评体系。全面建立“亲”“清”型政商关系,营造尊重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的社会氛围。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闻推荐
历届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菏泽发展,先后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给予大力支持。从1998年“东西结合、支持菏泽”到2004年突...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