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之路,一直让我珍惜
本报记者苏茜茜
铁肩担道义,热血著文章。从业六年,借助济宁晚报这个平台,我以记者的角色走进很多人的生活,有幸聆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写自己从业感悟,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的事件,只是在这些年的新闻报道中,我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那些给我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我的工作原因,我有幸与他们相遇,因为我的工作原因,我被那些流淌着的生命激励着,鼓舞着。
于妈妈的公益林
今年的6月份,在曲阜市九仙山脚下,我采访了失去独女的于妈妈。女儿已经离开7年,这位母亲的脸上终于恢复了平静。临终前,于娟希望能在家乡造一片公益林。于娟走了7年,在于娟母亲的带领下,来山里种树的人从未停止过。
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地10万余名志愿者参与了公益林的建设。于妈妈也一直在这里,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片山林,守护着于娟的梦想。“她自己筹钱买树苗、种子,一个人在山上悉心照顾每一棵树。”在附近村民看来,于妈妈是个真正爱树的人。但于妈妈告诉我,她是把每棵树都当成了唯一的女儿。
艳丽最后的心愿
2016年1月16日,我接到欧阳艳丽父亲的电话,电话那头,这个50多岁的男人泣不成声,他强忍着悲痛告诉我,艳丽走了,现在可以通知山东省红十字会的眼科大夫来做角膜移植。电话最后他语气坚定地说:“这个角膜,我们一定会捐,这是艳丽最后的心愿。”
27岁的欧阳艳丽与我同样的年纪,在医院太平间门口我看到安静躺在那里的姑娘,心里五味杂陈。这个与病魔抗争了5年的姑娘,曾用自己募集的善款建设多处艳丽“爱心书屋”,几千册图书供农村留守儿童免费阅读。欧阳艳丽作为全市第31例角膜捐献者,她的名字被刻在了银河陵园内的济宁市遗体捐献纪念者碑上。这个坚强乐观,满怀感恩的坚强女孩将她的生命活出了别样的色彩。
我记得你,帮我们找家
四年前,我认识一个人,我们在一栋大楼里突然碰见,他带着我在院子里找洗手间,担心我不记得回来的路,他安静地站在院子里等我回来,为我指路。他话不多,只是说认得我,他说,谢谢我帮他们找家。这个人很多年前被家人送到救助站门前,这些年,他记不起自己的身份,也不记得家里人的信息,但在多次碰面中,他记住了帮他找家的人。
这个人,是济宁市第一救助站受助流浪者,我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站里的人都叫他“长富”。自2015年起,济宁晚报与济宁市第一救助站合作,开设了为流浪者寻亲的专栏,这些年,从报纸上刊发的流浪者信息上百条,越来越多的流浪者通过报纸,找到了回家的路。
新闻推荐
山东42条举措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 ◆加快济青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投资1500亿元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
□记者王亚楠赵小菊报道本报济南11月7日讯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稳就业、稳金...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