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天时、人和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本报记者 刘锐 通讯员 李富荣 孙灿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编《诗》《书》、定《礼》《乐》、序《周易》、著《春秋》,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0月20日,主讲人杨义堂做客“文化济宁·百姓讲堂”,带来讲座《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分别从孔子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思想传承等方面详细地介绍孔子,带领市民探究孔子成名于春秋的天时、地利、人和。
1、地利: 深受故乡鲁国礼乐文化的熏陶
“礼乐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也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孔子出生在鲁国都城曲阜东南一个叫陬邑的乡下大夫家里,3岁时跟随母亲来到曲阜城里的阙里生活。当时的鲁国保持着浓厚的诗书礼乐的传统,孔子之所以重视礼乐教育,与鲁国浓厚的诗书礼乐氛围有着一定联系。”杨义堂介绍,鲁国最初是周公与其长子伯禽的封国。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在建立周王朝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周武王去世后,他留在镐京辅佐年幼的成王,让长子伯禽代替他担任鲁国国君。最初分封的鲁国在西鲁,即河南鲁山一带,待周公率军东征占领了东部的商奄故后,才重新分封到东鲁的泰山之阳的曲阜一带。
“本来隶属于大邦商的小邑周却战胜了大邦商,这引起了周公对于王朝盛衰兴亡的深思,他认为只靠像殷商时期祭祀天地和鬼神的做法,是无法守住国家的。天命在人民这里,统治者应该对人民实行‘德治’,做到‘敬天保民’,并建立一套礼乐制度,让从天子到庶民能够各安其位,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杨义堂说,于是周公建立了一套名为《周官》的官吏制度,并在整理上古乐舞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宫廷雅乐——“六代舞”,通过雅乐让人们心情愉悦和谐,而其中的《箫韶乐舞》,更被称为“尽善尽美”。这种大型的交响乐队,比西方的古典交响乐早了2800多年。
周公的长子、第一代鲁公伯禽原是周国主管祭祀的大祝,对周公的礼乐制度十分熟悉。他来到鲁国之后,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八佾舞乐队,并学习各国的乐舞诗歌,在各国诸侯大夫前来鲁国访问时为其演奏,受到诸侯大夫的推崇。当时的鲁国一直保持着浓厚的诗书礼乐的传统,是春秋时期礼乐的一方沃土。
2、天时: 扬名时正值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
春秋后期,各国大夫开始掌握国家大权,而大夫家的家宰又掌握了大夫家的命运,形成了“陪衬执国命”的状况。鲁国季孙氏家的家宰阳虎,就是“陪衬执国命”的典型。自鲁国“四分公室”后,兵权被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大家族掌控,国君并无指挥一兵一卒的权利。而季孙氏家族掌握了鲁国一半的军队,具有绝对优势,另一半掌握在叔孙氏、孟孙氏两家手中。在三桓的军队赶走鲁昭公的斗争中,季孙氏家的家宰阳虎立下汗马功劳,获得了季平子的信任。
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季平子暴病身亡,其子季桓子虽然继任,但因年幼并无执政能力。而其他两族继任之人尚还年轻,阳虎乘机施计夺得鲁国大权,并与公山不纽结党,带领鲁国士兵东征西伐,打卫国、侵郑国、大败齐军,鲁国一时间成为周围诸国谈虎色变的强国。
阳虎的风头一时无两,引得许多大夫前来归附,三桓家族一些不得势的成员也有意投靠他。阳虎欲请孔子出山,但孔子不见,于是他给孔子送上一只蒸乳猪,便回家静待孔子上门答谢。孔子趁其外出时前往府邸答谢,却在归来途中与阳虎不期而遇。“自己有一身本领,却听任国家糊里糊涂,这是仁爱吗?喜欢做官,却屡屡错过机会,这叫聪明吗?悠悠地说,青葱岁月,马上就会成为过去,时间不等人啊。”阳虎对孔子说道。孔子听到阳虎的话后无奈只能决定出仕,碰巧的是,此时阳虎却因谋害季桓子之事被孟孙氏家打败。
阳虎之乱后,鲁定公听闻孔子的威望和为人,决定启用孔子,51岁的孔子开始走上仕途。他和弟子们制定养生送死之节,推行礼乐教化,成效十分明显。一年之后,四方诸侯纷纷前来鲁国“取经”。由于才华出众,孔子先后被鲁定公提拔为小司空、大司寇。
3、人和: 个人的勤奋努力 及弟子的推崇传承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个武士,因妻子及小妾所出子女没法祭祀祖先,就娶了年轻的颜征在,生下了孔子。孔子三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其母不忍家中虐待而带孔子来到曲阜城里的阙里生活。孔子十七岁时,母亲也离开了人世,孔子的少年生活可以说较为贫苦。”杨义堂说道,在一次季孙氏宴请士人选拔人才时,孔子有意参加宴会,却被阳虎拦住,对其说道:“季氏飨士,但非敢飨你。”孔子只能回家。后来,孔子到季孙氏家中担任管理牛羊和会计的小吏,称自己为“我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由于不能到贵族的学宫读书,孔子就向一切有学问的人学习,他曾学琴于师襄,学乐于苌弘,学问长进很快,特别是到洛邑去问礼于老聃,回来之后很受人尊敬。由于无法做官,孔子只好通过创办私学维持生计。
孔子出仕后,在推行“堕三都”政策时遭到三大家族反对而失败。而齐国的君臣借机挑选了女乐和文马送给鲁国君臣,来挑拨鲁国国君、执政大夫和孔子的关系,使得执政的季氏和鲁国国君渐渐开始疏远孔子。从此,孔子和弟子们开始周游列国,他们奔走于卫国、宋国、陈国等国宣传儒家思想,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遭遇的却是各国的不解或是驱逐。周游列国14年后,孔子于68岁时回到故乡鲁国。归国后的孔子仍不得重用,他便带领弟子搜集整理中国古代流传的文献书籍,编《诗》《书》,定《礼》《乐》,序《周易》,著《春秋》。孔子的弟子在宣扬儒家思想文化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经常前往诸国讲学授徒,传播儒家思想,引得许多名士、统治阶级纷纷前来问道。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将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者:杨义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鲁国春秋》,堪称一部真实、生动、全景式的鲁国史诗。
主讲人:杨义堂
新闻推荐
10月20日至21日,东营区丽景小学近百名师生乘车到达曲阜,开展了“研千年文化学万古礼乐”的研学活动。在曲阜儒...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