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小子辛宇

黄海晨报 2018-10-10 11:49 大字

本报记者 马秀萍 王郡媛

“人生短短几十年,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有梦就去追。”10月4日,在和记者聊起自己钟爱的足球时,辛宇这样说道。

2016年,带着对足球的热爱,辛宇和几个伙计一起,注册成立了日照市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从初期的十余名学员,到现在每周一次的固定训练,逐渐形成规模。这个刚满28岁的年轻人,带着对足球的满腔热情,用心经营着年少时的梦想。

初涉足球:小小年纪好身手,足球小将有作为

生在日照,长在大连的辛宇,在5岁时,第一次接触到足球。

“那个时候,大连的足球氛围比较浓厚,自己也很喜欢,家里便支持我去学习。”辛宇告诉记者,在6岁上学前班后,他开始了系统的足球训练。

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升入小学后,辛宇很顺利地进了校足球队。随后,由于成绩突出,便被选拔进入了区足球队。

“打比赛的时候,经常会有球探和教练来选拔苗子,当时我被韩国和日本的几个教练看中了,可能是因为当时我个子比较矮吧。”辛宇笑了笑,自嘲道。

因为耐力好,辛宇最终被定下来,送到了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的预备队。

但在升入初中后,现实却给了辛宇重重一棒。

学校与训练地距离远、花费成本太高,加上家里人觉得训练太辛苦,众多因素让热爱足球、梦想成为一名专业足球运动员的辛宇,选择了妥协。

既然不能当成职业,那就当成一种爱好吧。在繁重的学习之余,辛宇还是会和小伙伴一起踢球,切磋技艺。

“后来初三的时候,因为家里的原因,又回来了日照。”辛宇回忆道,“当时日照还没有正规的足球场,可是把我憋坏了,只能平时和同学打打篮球过个瘾。”

“一直到了大学,我才有机会继续踢球,帮那边的一些俱乐部踢踢比赛。”辛宇告诉记者,当时他在广西南宁读的大学,平时没事的时候,就会接触一些校园足球推广,也是那个时候,开始带青少年进行足球训练。

接触得多了,便想到了家乡。“当时暑假回来,也会问问日照这边的足球情况,心里想着毕业就回来,把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教学带回来。”辛宇坚定地说。

以球育人:传递足球魅力,培养新时代青少年

有了这个想法,大学里的辛宇,除了不停地给当地的俱乐部打比赛,还不断地充实自己的足球教学经验、结交朋友,这也给他回来搞俱乐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2016年正式回来之前,我和朋友就已经开始筹划俱乐部的事情了。”辛宇想了想,说:“我们哥几个不仅是为了年少时的足球情怀,更想培养属于日照的足球小子。”

辛宇告诉记者,对于他们来说,踢球现在纯是爱好,未来,还是属于青少年的。他也想趁年轻,做点想做的事情,让自己没完成的梦想,后继有人。

最终,日照市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在聊城路166号正式成立。这个近5000平方米的室内足球场,有三大三小6个场地,既能满足青少年日常训练,又能承接日照大大小小的足球比赛。

“我看到新闻说,第25届省运会要在日照举办,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未来日照肯定会举办更多的体育赛事,要是组建日照市队,肯定是先用日照本土的球员。”辛宇激动地说:“所以从现在开始培养,等以后一旦有比赛,就能直接上。”

辛宇告诉记者,培养一个本土球员,虽不容易,却是一件利好的事情。“往大了说,从日照走出去的球员,就是一张城市名片;往小了说,就算不走职业,把他们培养出来,以后教教自己的孩子,也是个良性循环。”

“我们一般就是教孩子基础的东西,基础打好了,以后练起来就顺。”辛宇略带自豪地说道:“我培养出来的两个孩子,去了鲁能潍坊的训练基地,现在都留下了,想走职业路线。”

为了给俱乐部里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发展,只要是个苗子,家长也支持,辛宇都会往上推,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平台,去锻炼自己。

同时,辛宇还邀请江苏、北京、曲阜等省市的俱乐部,同等年纪的孩子来到日照搞比赛,包括本地各个小学的孩子也会收到邀请,一起到俱乐部打比赛。

“孩子就是要多比赛才能知道实力、认识不足,越小学到的东西越多,长大就越受益。”辛宇告诉记者,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规矩。

辛宇常常跟孩子们说:踢球和做人一样,一定要从小养成良好的规矩。人有人品,球有球品,输了就认,万万不能恶意犯规。

新闻推荐

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徐斐千年的孔子,永恒的记忆,儒家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基因。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选择了曲阜这片神圣山水,...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