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只有在面临绝境的时候才懂得家人的重要” 孙明月:5013米海拔上的祈愿

大众日报 2018-09-19 05:01 大字

在米拉山口,孙明月在经幡上写下对团圆的期盼。□本报记者孟一姜国乐

本报通讯员张艳

孙明月,似乎是个从出生就“懂得”团圆意义的人。

35年前的8月24日,孙明月在曲阜呱呱坠地。医院病房里,妈妈抱着刚出生的他看向窗外,连着下了3天的秋雨竟然停了,一轮明月在云的缝隙中探出头来,“那就叫‘明月\’吧”。和一些父母看到啥就给孩子取啥名字的“简单粗暴”不同,“明月”的背后,是这个家庭对团圆的期盼。

“父亲是名铁路测绘员,在我6岁前他一直在东北工作,对他的记忆,也是从后来刺脸的胡茬开始的。”孙明月说,后来母亲告诉他,那时候,除了春节,父亲只有在中秋时回家,月亮圆了,家才团圆。

孙明月在农村长大,奶奶早年定下了家里不成文的规矩,中秋节不论多忙都一定要回家过节,不为别的,就图个家里人能热热闹闹地围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孙明月说自己是幸运的,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人生的前33年从来没缺席过这场盛大的“家族仪式”,可是去年,父母去了东北,妻儿出去旅游,而他因公事到上海出差,第一次一个人的中秋节,让他更加明白了“团圆”的意义。

人,往往在寂寞和无助的时候才能更清醒地认识自己。2016年暑假,热爱旅行的孙明月自驾从四川进藏,刚进藏区身体就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本来觉得自己身体挺好,没想到却是车队里反应最强烈的。”顶着充血的双眼和快要裂开的脑袋,孙明月进退维谷。

就在他犹豫是咬牙继续前进,还是干脆打道回府时,车队来到了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飘扬的彩色经幡上写满了祈福的话语。“那一刻突然意识到人是多么脆弱,满脑子只有家人。”于是,他在经幡上写下,“亲爱的家人,我要我们在一起!”然后带着“好歹要给儿子”做个榜样的心背起背包继续前行。

突破了人体的极限,孙明月收获了“新生”,这种“新生”不只是耐得住高原的身体,更是一颗离不开家的心,也是这样的一次经历,让紧跟着第二年就过上“一个人中秋节”的自己倍感孤单,也让他更加迫切地想要加大对学生们的传统节庆教育。

孙明月的本职工作是曲阜市实验中学的一名历史课教师,身为班主任的他,不仅要讲好课,更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德性。而让他最为揪心的,就是孩子们越来越迷洋节日,对自己国家的节日却提不起兴致,吃着团圆饭还抱着手机玩个不停。

“洋节日注重外在表现,圣诞节在圣诞树下收礼物,万圣节提着南瓜灯要糖果,这些活动让年轻人觉得很有趣;而中国节日强调内在,比如中秋节古时候就是敬天祭祖、庆祝丰收,喝茶吃月饼的表现形式缺少了对当今孩子的吸引力。”孙明月直言,传统节日需要创新,但更需要直指人心,触碰到心了,传统就能延续。

于是,他试着在中秋节前带着班里的孩子去农村敬老院照顾老人,引导孩子们回想和家人在一起时的最暖瞬间;给他们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一种独属于中秋节的团圆仪式感,悄然在整个班级弥散开来。“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只有让孩子们在团圆节上懂得团圆的意义,他们才有可能更爱自己的小家和大家。”孙明月说,中秋又快要到了,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全家一起过节。

新闻推荐

孔子弟子在宿州□武新坦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说,但孔子首肯宠爱的学生是“十哲”。品德修养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