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生活:从“没得看”到“看不完” 图文 本报记者 赵星灿

济宁日报 2018-09-07 09:03 大字

“文墨韵田今时雨,书香盈门更古风”,张立国家门贴的一副对联,老远的就弥漫着书香传家的儒雅清风。

进了家门,只见茶几、沙发、书柜、床头柜……凡是能搁东西的地方,差不多都有书的半壁江山。书房更不用说了,两排两米多高的庞大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

张立国,70岁,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2014年获“首届全国书香之家”荣誉证书。2018年9月5日,张立国向《文化周末》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读书故事。

“我从童年时代开始,就喜欢读书。那时候书的品种不多,印刷也不精细,装订简单,虽然也很便宜,但收入很低,对于喜欢的书,只能节衣缩食,选择性的购买。”

从少年时代的借书和手抄书,到装帧精美的图书;从散发着墨香的报纸杂志,到电子书……40年来,书和读书生活的变化,最让张立国感慨不已。

“好在长辈们都从事教育工作,还是有书可读。但是即便如此,还是很少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凡是有字的东西,都会拿来读,有什么就读什么。”

1978年,是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已是煤矿工人的张立国看准了历史的机遇,打算奋力一搏。但是,恢复高考后,复习用书严重稀缺,绝大多数都要靠手抄。

“那时山东出了一本蓝皮的《数学复习指导》,作者就是我的叔叔。一听书我要参加高考了,叔叔非常支持我,就把高考有关的书籍都给我寄来了。”经过了一个多月的紧张复习,张立国终于考上了曲阜师范大学。

“上大学后,我们这代人对读书的渴望,是现在的人理解不了的。当时学校的规定是晚上9点熄灯,但是大家睡得一个比一个晚。有的同学经常一晚上要换几个地方,教室关灯了,就去资料室;资料室关门了,就在走廊。我也经常买蜡烛,躲在宿舍里看书。”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进入80年代的张立国,家庭条件也一天比一天好,全家人都涨了工资。这个时期,文学开始复苏,每一本走红的书籍都能家喻户晓,外国名著也陆续在国内发行。与此同时,港台地区的书籍也开始进入内地,以金庸、琼瑶为代表的作品开始流行,一时间,书籍市场百花争艳,人们进入了读书的热流。

进入90年代,图书出版业也一派繁荣。书店、书亭、书摊遍布街道,随处都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书。工资又高了,张立国也开始有更多的钱用来买书了。

“每到周末的时候,我都在花鸟市场上,淘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家里的书架上也日益开始膨胀起来。”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可以网购图书,玲琅满目的网站还隔三差五的进行打折活动。而且,不少传统经典名著,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下载,这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读书方式——电子阅读,以迅雷之势闯入人们的生活中。

之后的几年间,工资又涨了,张立国买书的钱越来越多了。于是,进书店买书、去市场淘书、上网络购书……经过了几十年特别是这一二十年的时间,到如今,张立国的书房已经放不下了,藏书数量达到了三万多册,涉及人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各个门类。

“我喜欢走到哪里就买到哪里,虽然旧书摊上的书才几块钱,我看中的是书中的文化价值。现在已经有了好多书,而且越看越多,书籍无论是质量和数量,都是以前任何时代所无法相比的。”

如今,在这个书香之家里,喜欢读书的不仅有他,连上幼儿园的孙子都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上幼儿园大班的孙子张晨煊,如今已经认识不少字了,经常会给他买一些儿童读物。书籍,让我们一家三代之间,没用代沟,互相包容。”这个书香之家俨然成了书香世家,读书成了家的一种风气。

改革开放的40年,书屋从无到有,书架从小变大,书籍从少变多,从人人爱书、人人读书、家家藏书。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然、一种责任,人们会更好的与时代一路同行。

新闻推荐

第五届尼山论坛26日在曲阜开幕 山东省将加快筹建孔子大学、中国儒学院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李雨)昨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曲阜举...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