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一起冤狱营救,令冯范二人成为莫逆之交。而内心忧国忧民、牵挂教育的契合,更让他们友情弥笃,愈显真挚。 冯范之交:起于冤狱,深于忧民
□本报记者鲍青
袁复荣身陷韩复榘罗织的大狱,最终由死刑判决改为有期徒刑,得益于冯玉祥的出面营救。而通过此次营救行动,冯玉祥和范明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国民党新军阀争斗中,冯玉祥居于下风。1932年春,他自感有志难伸,意兴阑珊来到泰安,隐居在普照寺中,决定观望时事,“看时局变化如何再报国”。
当年4月,冯玉祥的部下自济南而来,向他报告济南大范围捕捉共产党之事。5月,泰安县长周百锽来到普照寺拜谒,向冯玉祥详细陈述了范明枢被以“共党嫌疑”抓捕的经过,请其代为营救。
范明枢早在五四运动时,曾为带领省立一师学生开展反帝斗争,头撞军警刺刀,逼迫围校军警退缩。九一八事变后,他因宣传抗战而身陷囹圄。范明枢的事迹令冯玉祥大为感慨,立即致电韩复榘要求放人。当范明枢出狱,两人相见时,冯玉祥诙谐地说:“你因为宣传抗日坐了监,我因为抗日下了野,咱们是同命相怜嘛!”二人结下了初步友谊。范明枢随即请求营救关押的其他青年,袁复荣得以保全性命。
当年10月,冯玉祥北上组织抗日力量,却遭政敌构陷而失败。1933年,他一怒之下再度隐居泰山。
此时,得知冯玉祥再度来泰安的消息,范明枢特意前往问候。范明枢赞扬冯玉祥组织抗日同盟军:顺国民之意,合国民之心。冯玉祥深感范明枢是难逢知己。
冯玉祥想不再过问政事,便提出请范明枢教授自己古文。起初,范明枢因顾忌冯玉祥身份而谦称不敢。冯玉祥却表示愿意和范明枢约法三章:“一不逃学、二不胡闹、三守规矩。”范明枢见他诚恳谦逊,便欣然收下了这位“学生”。
8月24日起,范明枢开始为冯玉祥讲授《左传》。每天下午6时开讲,讲完《左传》,又讲《春秋》。冯玉祥虚心好学,非常用功,不懂就问。范明枢见他好学不倦,无论天气好坏,也不耽误上课。
冯玉祥除自己学习古文,还让警卫营也跟着学。他还活学活用,经常与范明枢共同探讨学术问题。上课之余,两人分析抗战时局,认为“南京的人们是始终不抵抗,并且杀害要抵抗的人们”。冯玉祥还赠给范明枢一枚铜制中国地图版,上书“还我河山”四字。
通过跟随范明枢学习,冯玉祥更觉教育的重要。他自己12岁当兵,只上过一年的学,因而深知不读书的痛苦。从穿上清兵服那一天起,冯玉祥就发出了“我要读书”的呼喊。他在为泰山画家赵望云题写的画配诗中,有“为何不上学,工作多苦累。终身为文盲,遭遇实可悲。大众难读书,国家须载培。大量办义学,急务此为最”的诗句。
在泰山,冯玉祥看到无书可读的穷孩子,“心中想至少先办十个穷苦学校”。范明枢早年也笃信教育救国,一生致力国民教育。他曾在日记中谈道:“乡曲多一有识青年,即街市少一土匪,无形之中改良社会。”他先后办学十几处。在曲阜省立二师,以“整顿学校,改革教育,培养人才,振兴民族”为己任,亲自制订“真善美”三字校训。七八年时间,他把二师办成了享誉齐鲁的著名师范学校。
二人思想冥冥中有契合。所以,冯玉祥读书刚告一段落,就与范明枢商议办学之事。他们深感教育关乎国家兴亡,应大力提倡。冯玉祥与范明枢一起创办“泰山武训学校”,上设总校,下辖小学15处。冯任董事长,范任总校长。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既学习抗日道理又学科学知识。冯玉祥还和范明枢编印教材《哲学问答》,向学生进行爱国、爱民、抗日、努力学习教育。
针对农民贫穷、需要劳动谋生的情况,学校实行半工半读。按农事季节放农忙假,对贫困学生予以特殊照颐,让他们能安心读书。为扩大经费来源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校还建立了木、石、铁、编织等小工厂,并建有“科学馆”、实验园林等。
1935年1月,冯玉祥应蒋介石之邀赴南京参政议政。二人依依惜别之际,冯玉祥决定“武训小学之事”由范明枢“全权处理之”。冯玉祥到南京就任副委员长后,邀请范明枢率武训小学教师和学生代表赴南京参观。参观途中,他给以热情接待。临别之际,他还不忘赠送钱物,改善小学经济状况。
虽然离开了泰安,但冯玉样一直关心武训小学。他帮助学校引进果树,解决经费、工程建设等问题。范明枢还多次写信给冯玉祥,有时亲往南京向他讲述学校办学情况。
新闻推荐
8月24日,由市关工委、团市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联合主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团承办的济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第一期教师...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