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乐和家园

济南日报 2018-06-09 10:12 大字

■本报记者 孙逊

曲阜市书院街道宫家村以“乐和家园”闻名乡里。该村探索运用优秀儒家传统文化进行乡村治理的新机制,创新“党支部+乐和家园”模式,不仅开拓农村基层治理的新途径,更是在基层组织振兴中开展积极实践。据了解,近年来宫家村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建过硬支部、做合格党员、当圣城先锋”为目标,走出了一条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强村富民之路,先后获得“国家无邪教示范社区”“省级文明社区”“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村”“济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济宁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今年50多岁的胡西唐和魏奉云老两口说起刚过去没多久的儿子婚事,感慨地说:“省钱更省心 。”“全部交给了乐和节庆办,结婚典礼和婚宴就设在乐和家园的剧场里,省了不少钱。”魏奉云告诉记者,省去了订酒店跑婚礼的繁琐程序,在乐和家园办的这场婚礼一样热闹,一样喜庆。“想想20年前自己在村里结婚的情形,再看看孩子们的婚礼,真是大不一样了。”

支部引领,创新社会治理。宫家村探索在村党支部领导下运用优秀儒家传统文化进行乡村治理的新机制,创新“党支部+乐和家园”模式,成立乐和家园协会,建立“党员社工、乡绅五老、先进群众、志愿义工”网格,联系发动群众实施“社会治安联防、特殊人群联管、信访维稳联做、移风易俗联建、民生事项联办、公共娱乐联搞、弱势群众联帮”。在村党支部的强力推动下,乐和家园在宫家村已经成了完善的组织架构,乐和剧场、乐和基金、乐和微家、乐和调解、乐和节庆、乐和赛事、乐和代办等“七个一”组委会基本囊括了村里的大小事。单单是一个乐和节庆就走出了宫家村破旧俗、立新风的良好风气。由于农村有些地方存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加重了农民群众负担,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绊脚石。在宫家村,大家集体向陋习旧俗“开炮”,百姓深受其苦的“婚丧礼俗”被列为重点整治对象。“在白事上表现明显,取消了传统的吹奏和扎花,丧事委员会整个操办下来至少能省下6000多块钱。”村妇女主任丰绍平说,现在讲究的就是传承良好家风,对待老人更要厚养薄葬。“现在喜事根据自家情况每桌酒席设置在300至600元,白事就统一每桌240,红白理事会统一操持。”丰绍平说,村里的所有喜宴均设置在了乐和家园剧场里,每年都能办上20户左右。

宫家村以“法德相济”为依托,将“和”作为乡村治理的新途径,而承继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和为贵”调解室则变成了一处矛盾过渡区,让村民依靠情理和道德的力量,以礼说教,以和为贵。“到‘和为贵\’调解室拉拉去吧!”在曲阜市书院街道宫家村,但凡老百姓出现了家长里短的争端和矛盾,首先想到的就是村里的“和为贵”调解室。“调解队伍有村两委班子成员、老党员、老教师等。”有着25年基层农村工作经验的宫家村妇女主任丰绍平介绍说,“和为贵”调解室就是以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解决问题的精髓,当事双方先到调解室谈一谈,调解不成再走法律程序,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之前两个村民因口角动了手,互相不退让,一方家属要报警起诉,我拉着他俩到了调解室,心平气和地沟通,最后双方协调成功,打人方赔了不是,并补偿了误工费、医药费。”宫建告诉记者,之前还有一起因翻盖新房引发的矛盾,原本争执不下的双方在调解室里一坐,你一句我一句地谈一谈,一上午的时间就交流出了兼顾双方权益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宫家村还积极探索实施村级重大事项“全民公决”,规定凡属村级重大事务,必须按照“全民公决”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有效地实现了村里的事情让村民决策、让村民监督、让村民满意,保障了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成为村党支部领导下的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

记者手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振兴”农村基层组织是关键。目前,通过“乐和”管理服务新举措,曾经矛盾纠纷不断的宫家村变成和谐文明的大家庭。记者也由衷地感到,正是因为村里班子信念坚定、务实能干,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了坚强战斗堡垒,才能为该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新图景奠定更坚实的基础,提供更有力的保证。

图为宫家村党员干部在田间为群众排忧解难。■记者 刘传伏 摄

新闻推荐

鲁城街道治理整顿人力客运三轮车

曲阜市鲁城街道旅游秩序管理办公室对人力客运三轮车进行专项整治,治理乱停乱放不文明行为,进一步规范城区交通旅游秩序,助力...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