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糨糊、溜口、补洞……珍贵古籍展上,修复师妙手“医书”

齐鲁晚报 2018-06-09 02:06 大字

商红岩修复古籍。本报讯(记者师文静)6日,“册府千华守望文明:山东珍贵古籍展”在省图书馆开幕,难得一见的山东珍贵古籍亮相,系统呈现了帝王世家、市井万象等古籍中的历史场景。现场修复师的修复技艺展示,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到了古籍修复的难度与精细。

6日下午,在省图书馆五楼历史文献部展厅,很多人在珍贵古籍展前驻足观看。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山东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本次展览,通过《明嘉靖九年山东布政使司刻本》《清乾隆中曲阜孔氏刻本》《清河工器具图说》等古籍,从帝王世家、齐鲁名圣、市井万象、守望文明四个角度,呈现了泰山封禅、黄河治理等历史场景,展现了2000多年来孔子等杰出山东名人对中国思想、科技、农业、军事、书法等方面的深远影响,也呈现了古人健康医疗、休闲娱乐、信仰追求等社会百态。这些珍贵的古籍展现了山东省在古籍修复与保护中的成就。

另一边,修复人员商红岩正在修复清代古书《范氏家乘》,这部书已酸化、有很多破洞,商红岩要做的是补洞、溜口,让纸张看起来修旧如旧。“这部古书用纸薄如蝉翼,刷糨糊刷不巧就会破坏纸张,打补丁的时候一不小心手指头就会粘下一块纸,需要万分小心。这么薄的书,对调糨糊,对修复都有很大挑战。”经过商红岩的修复,纸张的洞被补好,破损的页边也变得整齐美观,压平后,这页古书的修复基本完成。

商红岩称,修复古籍需要根据古书的破坏情况制定方案,《范氏家乘》的品相还不算太差,一天能修七八页,有的古籍腐化、砖化很厉害,修复步骤复杂,需要多种高科技机器辅助、多个修复师长时间修复才能完成。

新闻推荐

果品穿衣裳,高价闯市场

本报记者刘伟栋通讯员张向东陈晨“三夏”时节,山区各类果园开始了抗旱、浇水、防治病虫害。其中,林果之乡的曲阜吴村镇在果...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