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爱国心成就创业梦, 林良:一诺电子世界首创键合银丝

今晨6点 2018-04-08 08:56 大字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些在国外的专家为了报国回来了;时至今日,也有不少留学生为了报效国家回来了;在国内面临各种发展机遇时,还会有人为了报国而创业吗?

答案是肯定的:烟台一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就是董事长兼总经理林良靠着一颗爱国心创办、发展起来的。

YMG记者滕新书摄影报道

一颗爱国心成就他的创业梦

“虽然我们国家很多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但一些发达国家对我们还是瞧不起,一些先进技术对我们封闭,也认为我们搞不出来。”昨天,在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烟台一诺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良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取得了银基键合丝和铜基键合丝等多项发明专利,其中键合银丝为世界首创,在部分领域可以以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的价格替代昂贵的金丝,已广泛用于发光管和部分分立器件及集成电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今年52岁的林良祖籍烟台。他的父亲16岁就参加了革命,曾为北京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后来回到家乡工作,从此他把余生都贡献给他所热爱的这片土地。这样一位父亲影响着林良的一生。当他2007年创办这家企业时,按照父亲的意愿确定名字为“一诺千金”的“一诺”,父亲还为此给他题写了一段“训词”,他找人书写后挂在办公室,以此警示自己。

1988年自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林良按照父亲意愿回到烟台一家事业单位的计算机室工作。期间,1989年曾到北京中科院计算机所专修学习。1990年,他被调去参加中国第一条键合丝生产线引进筹建工作,并派往德国学习。学习期间,他到一家书店看书时,老板认为中国人去的目的就是看黄色书刊的行为,让他感到莫大的伤害和歧视,加上德国企业的技术封锁,由此触发了林良为国创业的情怀。“外国人并不比我们聪明,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完全可以超过他们。”林良告诉记者,2004年,他离开工作多年的外资企业,成功筹建了一家上市企业;2007年,他又与一位美国朋友创立了新型封装材料研发公司,希望帮助国内企业提升集成电路焊接材料水平;2008年,他又与一家著名企业合作,在上海建立工厂;项目完成后,他2012年回到烟台建厂生产,并一直坚持到今天。

躲债多年的朋友主动来送钱

“我以前曾帮助过一位朋友,大约有20多万元,消失多年后,没想到突然主动送钱来了。”林良告诉记者,他创业初期需要资金的时候,有一天中午,突然接到这位躲藏多年的朋友的电话,说自己在他单位旁边一个路口,让他出去一下。

“我也不知道他有什么事,心想既然来了就去见见吧。出去一看,以前开车的他骑着一辆破摩托,见面后说了声:‘大哥对不起,我混得不好,知道你在创业,送点钱给你。’”朋友递过来一个牛皮纸袋就走了。林良回到单位让员工点了点,纸袋里是零零碎碎的3万多元钱。“之前我为要钱到他家里也没找到他,以为这钱没戏了———他肯定是一直关注着我。”林良说,之后,他发短信、打电话,但再也没联系上那位朋友,后来去他家里,知道他还离了婚。“他应该是没混好觉得没脸见我,但他的行为让我很感动。”林良说。

创业后的林良2015年入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是“键合银丝”行业标准起草人和“5N高纯银”国标起草人,在世界上首创的“键合银丝”部分替代了金丝,并有键合银丝、银合金丝、柔性键合铜丝和一种铜银合金丝等四项发明专利及十三项实用新型专利;他主持研发的拉丝、退火、绕线等键合丝生产设备已广泛应用到所有国内和部分国外键合丝生产企业;他发起创办了国内唯一的键合封装实验室,并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参与了该校电子封装专业的建设。“键合丝是集成电路四大关键原材料之一,正常产品供应商的更换也要几年时间,况且是全球首创的颠覆性的全新材料银丝,单纯说服让客户试用就很难,所以前几年一直在研发和市场推广,一直在投入。”林良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一直在艰苦维持着,没有家人、朋友、政府及社会的支持,也就不会有现在的一诺电子。

一顿饭感动得他多年难忘

作为中国境内银基和铜基等新型键合丝产品的最早研制和推广企业,一诺电子现在取得了华天、华达、木林森等国内外著名封装企业的供应商资质认证,是世界封装巨头———日月光集团和全球最大的LED 封装企业———木林森的国内合作方。他们还与中国科学院金属所、中国航天513所、哈工大共同搭建了微电子封装材料及封装结构分析测试平台,是唯一可以为封装企业和相关行业提供应用解决方案等系列服务的微电子封装材料生产企业。回顾创业以来的历程,林良最大的感触是来自于各方面的支持,有时一件小事也会让他很感动———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主任牟晓的一顿饭,就让他多年以后仍然念念不忘。“那是在我创业初期的一天,正值中秋节期间,我到外地谈业务后回烟台,因为谈得不顺利路上一直很郁闷,就停下车在路边发呆。就在那时,我接到牟主任的电话,问我在哪里,说让我过去一起吃饭。”仅仅是一顿饭,就让林良至今感慨不已,他说,“当时我感到特别无助,可能又因为正值中秋团圆节,突然接到这样一个电话,知道还有人这么挂念自己,心里真是极大的安慰!”

林良经常对别人说,他的企业能发展的这么顺利,与这位牟晓主任和他同事们的帮助是分不开。“本来我回来创业时没准备在烟台开发区,是牟主任盛情邀请,并热情地介绍这里的情况,我才来到这里。创业期间有一阵我们遇到了资金困难,家里的房子都抵押出去了,实在没办法,就准备把这里的企业转出去,自己再回上海发展。突然有一天,我接到牟主任的电话,说他请来一家银行行长要到我这里考察知识产权贷款———结果,我们只用一个专利就贷到了一千万元,一下子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林良说,他一直不想占国家的“便宜”,不会主动去申请各种国家补助,但园区工作人员知道有什么可以得到的补助后,都会主动帮助他们去申请。

□读者反馈

电话不断,“牵线”合作

牟国庆

以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现在是“酒好还要会吆喝”!本报自上周二、四开始刊发两期《创业故事》以来,得到读者的热情参与和极大关注。

在记者留下报料电话和微信号码后,收到很多读者来电和微信报料,读者来电大致可分三类:

一是热情推荐创业企业的。如福来齐餐饮公司董事长刘洋来电力荐开发区一家生物科技企业;王先生来电推荐一家阻燃剂开发企业等等。

二是直接来电咨询企业产品情况的。尤其是3月29日刊发了华威药业公司董事长张其明的创业故事,次日早上9点左右,记者在一分钟内接到了3个读者来电,随后还有大量来电,都是饱受失眠痛苦的读者来电询问张总电话或在哪里可以买到这种药的。

三是寻求合作的。3月30日下午,记者收到邢女士的微信,她告诉记者,其老公有一种中药,可以提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分解香烟中的焦油成分,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希望与华威药业张总合作。随后记者为其牵线搭桥,现在合作双方正在洽谈之中,记者祝愿他们早日合作成功。

读者的鼓励和互动是我们继续讲好“创业故事”的动力,今后每周二、四我们都将在本报为您推出绚丽多彩的“创业故事”,我们也真诚期待您的深度参与。

记者报料电话(微信):18660070957(老木)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绍兴日报社《树人导报》总编 周圆 “鲁迅故里”与“孔孟故里”碰撞出睿智的火花

绍兴日报社《树人导报》总编周圆本报记者武旭“绍兴与济宁一样,都是具有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我觉得我们两座城市之间一定能碰撞出文化的花火,打造精品研学游线路。”在颜翰博府的茶艺课堂,来自...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