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首贤有若

济南日报 2018-03-20 12:11 大字

□韩子奎

《论语》第一篇“学而”中,共收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计十六段,其中有三段出自有子。

有子,名若,是《论语》中第一位出现的孔门弟子。孔子的学生在《论语》一书中,一般称“名”或者“字”,唯有若和曾参两人尊称为“子”。

《平阴县志》载:“平阴侯先贤有子(若),宋大中祥符二年封。谨按:有子为鲁人,墓在曲阜。有子去世后,鲁悼公曾向他吊唁志哀。其后裔徙居齐地,宋追封平阴侯,子孙遂家焉。邑东北25里有村曰‘有家庄\’(今平阴安城镇东平洛村,后人居之),村之西南有庙曰有子庙。元分其地属肥城,有氏遂为肥城人,而庙犹在平阴域内。凡三楹,东西配室各一,戟门一。后有氏贫甚,庙遂圯,好义者议募重修之。值国朝乾隆五十三年,以有子裔孙世袭五经博士。”

有若的言论、思想,《论语》《孔子家语》《史记》等典籍皆有记述,他可谓平阴史上第一贤人。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若生于公元前508年,少孔子43岁。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载:有若生于公元前518年,少孔子33岁。鉴于《孔子家语》材料较为原始,故取前518年为是。其卒年,史无确切记载。《礼记·檀弓》曰:“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可知其卒于鲁悼公在位时期。悼公公元前466-前429年在位,有若逝世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中期。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有若“卞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平阴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有子”。

有若自幼品学兼优,有史家认为《论语》即为有若的学生编辑而成。《史记》载:“孔子即殁,弟子思慕。有若状如孔子,弟子相与并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是说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思慕孔子,因他品学兼优,且“状似孔子”,而群起推举其为师,并一度以师礼事之。

有若为众人所推举为师,说明其确有卓异之处。据《孟子》记载,有若认为孔子在人群中好比“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宣称“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因此,孟子所称有若“似圣人”,非指相貌,而是指他在思想上非常接近孔子。

有若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在传承和发扬光大儒家思想方面的贡献,《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皆给予高度评价。主要体现在重孝道、倡礼仪、尚中庸和主张藏富于民四个方面。

其一,有若尤其重视“孝”道,强调孝悌为本。《论语·学而》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认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就是仁的根本。

孔子认为,社会的和谐有序,有赖人人修己守礼,社会的治乱兴衰是孔子儒学关注的重心所在。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以孝悌为实行仁爱的根基,进而向外推衍,守礼尊君,社会秩序遂得到有效保障。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学说,主张“以孝治天下”。

在春秋时代,封建政治结构的基础是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恰恰反映了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孔子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显然,有若之论深得孔子思想的精微。

其二,有若明习礼乐,倡和睦,重礼教。

《史记》载: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是说礼的应用,要以能够斟酌损益,从容中和为最可贵。但如果什么事情都死守着礼规不放,有时也会行不通的。一味地用和,而不用礼来规范,也是不行的。

由此可知有若不仅崇尚“中庸”之道,而且特别强调一定处理好“贵和有节”的辩证关系。

其三,推崇礼义,持守中道。《论语·学而》载: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是说守信与谦恭固然为美德,但也不可绝对化,而应分别以义、礼加以规范,信须视义而行。孔子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即谓其不识大义、大体。至孟子径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有若之言,正与孔、孟相合。同样,谦恭也不可过度,否则会沦为虚伪、献媚,遭致耻辱。故恭敬也必须合乎礼的要求,才能真正赢得他人尊重。有若此言的深层,实际亦蕴涵其对儒家中庸之道的深刻认知。

其四,孔子以富民为治世首务,有若亦极重视富民。

有若曾与鲁哀公有一次对话。鲁哀公问有若:“今年遭了饥荒,用度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何不实行‘彻\’法,收十分之一的田税呢?”

哀公说:“现在收十分之二的税,我还嫌不足,怎能实行十分之一的税法呢?”有若进而解释说:“百姓富足,君主怎么会不足呢?百姓不足,君主跟谁去取得富足呢?”

“什一而税”谓之“彻”,即按十分之一抽取田税,是西周时期的一种田税制度。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十分紧张。而有若建议鲁哀公实行“彻”制,按十分之一的税率,减轻老百姓一半的负担。老百姓经济负担轻了,很快就能富足起来。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老百姓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

有若建议鲁哀公实行减轻老百姓负担、藏富于民,是儒家以民为本的“富民”思想,充分体现了早期儒家对民生的关切与思考。有若的“富民”思想,对后世经世治国的理念和方略,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性影响。

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十分衰弱。文帝、景帝两代推崇黄老治术的明君,多次下令劝课农桑,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在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从而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百姓富裕起来。至景帝后期,粮仓丰满,府库中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文景之治”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唐初,正是由于李世民重视农业,着力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大力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弊政,减轻农民负担,使其安定生产,耕作有时,才有了“贞观之治”的盛唐景象。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大力推行的一系列促进农民致富、改善民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举措,依然是以减轻农民负担、放活农民经营权利、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时下正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实施的,到2020年全国数百贫困县、数以千万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宏伟工程,更是亘古未有、举世无双。

上述这些卓有成效的施政和改革作为,“富民”则是贯穿其中、一脉相承的核心思想。

另则,有若的“减税富民强国”思想,与现代供给学派中最著名的思想体系“拉弗曲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拉弗,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商学院教授,主张通过减税摆脱美国滞胀的困境。1974年,为了说服总统助理切尼,他即兴在餐巾纸上画了一条抛物线,描绘政府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但是超过这个限度时,再提高税率反而使得政府税收减少,即“拉弗曲线”,又戏称“餐桌曲线”。

对此,美国经济学家亚瑟·奥沙利文则认为:“降低税率可以增加税收收入这一理念,通常归功于拉弗。其实,这个理念首次提出的时间要比拉弗早得多。那就是2000多年前,中国圣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有若的‘减税富民强国\’思想。”他将有若这种关于税率和税收收入的关系称为“孔子曲线”(Confucius Curve),并且感慨道:“华盛顿的官员似乎完全没能领悟中国先贤的智慧。”

因此可以说,古今中外的社会实践,一再证明了有若的“减税富民强国”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新闻推荐

40天春运结束,济宁春运客流高峰出现在正月十六前后新航线致航空客流激增

城际公交候车处客流量比较平稳,客流量较之前有所下降。本报记者李岩松摄本报济宁3月13日讯(记者孔令茹)2月1日-3月12日,为期40天的2018年春运结束,济宁铁路、航空迎来客流增长期。春运...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