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校长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新平台
本报通讯员韩敏
近年来,济宁市中小学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紧紧围绕“专业发展”这一主线,聚焦“职业素养和核心素养”两大主题,坚持“统筹规划、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四项原则,着力强师德、抓培训、育名师、建基地,为校长教师专业发展搭建新平台、注入新动力、增添新元素。
开展师德师风“大教育”
济宁市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教育工作首位,提出了“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不抓师德师风是失职,抓不好是不尽职,出了问题就是渎职”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了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
深化主题教育。2017年,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以“践行四有新要求,争做四个引路人”为主题的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理论学习、教育反思、主题读书、师德承诺、教师宣誓等形式,教育广大教师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大评选表彰。2017年,开展了“最美教师”寻找活动,通过层层推荐、选拔,全市共遴选出69名“最美教师”参加“齐鲁最美教师”电视评选。4名老师入围“齐鲁最美教师”60强,曲阜市实验中学陈登民老师荣获“齐鲁最美教师提名奖”。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联合评选表彰了30名“孔孟之乡最美教师”,授予了70位教师“孔孟之乡最美教师”提名奖。命名了30所师德师风建设示范学校。《济宁日报》、《齐鲁晚报》等新闻媒体集中宣传了“孔孟之乡最美教师”典型事迹,汇集了教育系统正能量。
开展专项整治。2017年5月份,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树师德、正师风”治理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活动的通知》,开展了为期 4个月的自查自纠,11月份,市教育局又与市公安局、市工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加大了整治力度,成立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系会议制度、联合执法制度、督导包保制度、月通报制度、连带捆绑责任追究制度和师德考核不合格“一票否决制”,推动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与在职教师人人签订了自觉抵制有偿补课承诺书,存入教师个人师德档案,并张贴在教室醒目位置。同时,将承诺内容、监督举报电话等制作成座牌,放在办公桌上公示,警示教师不断修正提高,使承诺内容入心入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公布了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建立了有偿补课等问题举报台账,实行销号处理,做到了有诉必接、接案必查、查实必究,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强化师德建设成果物化。近几年,市教育局根据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先后编辑出版了《师德风范》、《家访心得》、《家教方略》、《乐读、乐思、乐写》四本师德师风建设读本,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全方位展现济宁市教师的高尚师德。
构建教师培训“大格局”
培训是教师教育的重头戏,济宁市建立了以国培省培项目为龙头,以市培县培项目为主体,以校本研修为基础,“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一体化管理,差异化培训、相互衔接的五级联动培训机制,确保完成每5年一周期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任务。
加强教师校长培训规划。济宁市教育系统各类培训实现了“一个盘子规划,一个漏斗对下”,避免了多头安排、重复培训。各学校构建起集中培训、远程研修、校本培训“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实现了校本培训与骨干集中培训、远程研修的有机融合,实现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外出培训、远程研修学习成果的校本化。同时,通过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合作课题研究、名师共享等项目,密切了高校与地方中小学校的关系,建立了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实现高校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共赢。
扎实做好省级远程研修工作。2017年,济宁市高中10032名、初中22504名、小学29094名、学前2364名教师,共计约6.2万名专任教师报名参加了全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线上学习、线下磨课。扎实组织层层“优课”评选,2017年县级评选后推荐到市级平台的县级“优课”11590节,市级评选表彰市级“优课”4277节,有533节被评为省级“优课”,省级“优课”获奖数量在全省17地市中位居前列。三年来,济宁市累计有6万多专任教师参加录课,基本实现了专任教师人人录制一节优课的目标。同时,选派55名骨干教师参加了省师资中心举办的“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高级研修班,选派90名骨干教师参加了省级教师工作坊专题培训。
做好市级专题专项培训。2017年,市教育局按照年初培训计划,共组织开展了41期面对面集中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达到10936人,全年培训天数达到182天。组织了2期1100多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集中培训,同时,组织1782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了与中国教师研修网合作举办的远程培训,实现了为全市每所中小学培训培养至少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任务目标。分期分批举办了信息化素养、乡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技能、校园足球任课教师与足球教练、省定贫困村暨市派第一书记帮扶村幼儿园教师园长业务提升、省定贫困村小学校长和教师、初中校长任职和提高等专项培训,特别是乡村中小学英语教师基本技能培训已连续举办7年,每年都是聘请外教专家封闭式授课,采取“浸泡式、全封闭、纯英语、全外教、小班化”教学,取得了“不出国的出国、不浸泡的浸泡”的培训效果。
加强国学师资培训。从2014年起,济宁市中小学建立了国学经典教育“一校一导师”制度。2017年,市教育局先后遴选100多名优秀国学导师参加了国学经典教育高端培训。组织开展了两期国学导师市级集中培训,累计培训1000多人。截止到目前,济宁市已连续4年组织开展了9期国学导师集中培训,累计培训国学导师4500多人,实现了为全市每个中小学配备至少1名国学导师的任务目标,为开展国学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济宁市国学导师集中培训得到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研究中心和国际儒联的大力支持,一大批专家、教授多次赶赴济宁授课。
高质量完成国培省培选训送训任务。2017年,先后遴选181名中小学骨干教师、164名中职教师校长参加了省级培训,遴选65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培训,组织了1000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远程培训。国培、省培集中培训或者远程研修,济宁市选送学员的报到率、学习率、合格率均达到100%,受到承办院校的一致好评。
做大师范生实习支教。2017年全省共14000名师范生实习支教计划,济宁市金乡、汶上、梁山、泗水四个县共承接了2424名,占全省总数的17.3%,承接人数居17地市首位,并且远远高于其他地市。为提高支教质量,培养好实习学生,在“安全第一”前提下,制定完善了涵盖“吃、住、行、教、学、游”六个方面的规章制度,编印了交通安全、防火、防盗、防传销等安全手册,人手一册发放到实习支教生手中。同时,建立了实习支教学生“双导师”培训机制,实习支教学校遴选名师、骨干教师与实习学生结对子,从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等环节加强指导,多措并举,确保实习和支教“双赢”。
开发名师名校长“大智慧”
自2006年以来,济宁市启动了杏坛名师、特级教师和济宁市名校长培养建设工程,先后评选培养了四届名师、三届名校长,其中杏坛名师200名、市特级教师406名,济宁名校长180名。在培养方面,探索建立了“名师名校长高级研修、名师名校长论坛、名师名校长网上工作室”三大培养平台,制定了《济宁市名师名校长专业发展成长手册》,着力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领军人物”。
启动名师名校长“海量阅读”。2017年,市教育局向齐鲁名师名校长每人赠送10本教育名著,向市级名师名校长发放阅读书目,要求名师名校长定期报送阅读进程和上传读书学习笔记。组织开展了2次阅读沙龙和1次读书心得征文。通过深度阅读,实现了名师名校长与教育家的“心灵对话”,夯实了名师名校长的理论功底。
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的辐射带动作用。自2015年起,市教育局就组织各级名校长与省定贫困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每月组织一次送教下乡,开展一次集体备课,组织一次课堂教学“会诊”,全面提高乡村薄弱学校办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每年组织部分名师多次赴市派第一书记帮扶村送教下乡,举办示范课或专题讲座,开展同课同构。
组织名师名校长高端研修。每年组织名师名校长赴省外高校研修。2017年先后组织60名济宁市第三届名校长和100名第四届特级教师赴华东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参加高级研修,通过专题报告、影子培训、主题论坛等形式开展集中培训。同时,组织济宁市名师名校长到上海、南京一些知名中小学参观考察、观摩学习。组织部分名校长赴潍坊挂职,参加为期2个月的跟岗培训。
做好国家级教学名师和中职类齐鲁名师名校长遴选工作。2017年,根据省教育厅通知精神和推荐标准,采取模糊评审,评选推荐3名老师参与省教育厅“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评审;第一届中职类4名齐鲁名师、1名齐鲁名校长全部考核合格,评选推荐8名中职教师参加第二届中职类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的评审,5人入选。根据省人社厅、教育厅的要求,遴选了3名优秀教师到省属师范院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脱产进修。
推动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大跨越”
教师教育基地是一个区域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济宁市已初步形成以市教育学院为龙头、11个县级教师教育中心为主体、100个学科教师培训基地为补充,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网络”。
做好市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济宁教育学院是目前山东省保留的唯一一所市级“教育学院”,作为济宁市“市级教师培训中心”,近三年累计投资近2000万元,先后改造了学员公寓、学员食堂,高标准建设了2个学术报告厅、6口培训专用教室、4个微机教室等,为开展集中培训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济宁市教师培训中心年培训数量已达到1万人多次,一次最多可接收500人集中培训。创新管理体制,优化内部机构设置,打造了“六大中心”,即:“教师业务培训中心、教师才艺交流中心、教师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教师教育资源中心、名师名校长学术交流中心、远程研修管理指挥中心”。其中,远程研修指挥中心在中小学教师“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线上学习时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济宁市远程研修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服务和组织保障。
推进县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通过调研座谈,统一思想,我们明确了县级教师教育基地“专业服务、资源建设、统筹协调、参谋咨询”的基本定位和“服务、协调、管理、培训、教研”的发展方向。目前,济宁市11个县市区有6个县级基地完成了教师培训、教研、科研、电教等部门机构整合或融合,有4个基地进行了新建,还有几个基地也纳入了建设规划,基地建设为做大做优教师校长培训提供了重要保障。
做好学科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精心遴选了100处省、市名师名校长所在学校,命名为“济宁市学科教师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的作用,开展小区域、针对性强的教师培训,通过举办示范课、公开课、同课异构、区域教研等活动,来提升一个学校、一个乡镇或者几个乡镇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
开展教师教育“三库建设”。“三库”即教师教育专家信息库、教师教育资源库和远程研修指导教师信息库,按专长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并及时更新专家信息,充实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我们面向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教案评选,2017年就征集到中小学教师优秀教案1000多份,集中存放在市教师培训中心,作为重要培训资源,供参训教师观摩学习。我们还组织开展了教师校长学术专著和国学经典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征集活动,择优纳入教师教育资源库。
新闻推荐
王金芳居住地从农村到组建成大社区,王金芳见证了曲阜市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进程,其中便捷的交通环境是最不容或缺的一点,崇文大道的开通,将曲阜、兖州和济宁连接起来,十分方便。新的一年,王金芳建议...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