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住上新房子 过上好日子

济宁日报 2017-11-30 10:13 大字

本报记者梁琨

“多亏党的政策好!我们老两口年纪大了,身体都不好,常年服药,家里也没有劳动力,如今政府给盖了新房,我们还入股了村里的蔬菜种植项目,农忙时还可以在基地打工挣钱,收入也有保障了。”辛庄村70多的王士友大爷正在项目基地忙活着,见到记者高兴地说着这些年来的变化。

自***攻坚战打响以来,曲阜市王庄镇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增强贫困人口造血能力,始终把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强造血能力摆在扶贫措施的第一位,对全镇707户1485名困难群众精准识别,摸清信息,建立档案;精准帮扶,因户施策,包保到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问题。

该镇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对111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随着一间间破屋烂房被拆除,一堵堵垮塌墙垣被修复,一条条乡村土道被硬化,一栋栋新式住房拔地而起,改的是房,暖的是心,截至目前,111户贫困户已经全部住上安全温馨的房子。

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该镇把产业发展放在***的重要位置,通过思想上的发动,工作上的引导,政策上的鼓励,资金上的扶持,2016年7月份,王庄镇辛庄村聚鑫源粮食种植合作社申请实施了曲阜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在村内流转土地筹建了优质特色蔬菜种植项目。项目区的贫困户可以土地入股,一亩算一股,除了应得的土地承包款,贫困户还享受年底股东分红。同时,贫困户可到项目基地打工,根据工作量享受收益分红。

“这几年,依托上级好政策特别是***,我们村村民在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群众条件都富起来,日子好起来了。同时,我们村里采取‘支部+合作社+扶贫’模式,让农户享受租金,分红和务工三重收益。切实在提高贫困户抵御自然风险,增加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群众的高度认可。”谈到变化,辛庄村党支部书记胡文雷向记者说到。

目前,项目区贫困人口40户,已有97人从利润中分红利3万元,人均增收309元,贫困户每亩土地可得租金1000元,基地农户平均增收5000元以上,同时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建设以及蔬菜采摘,可解决50多人务工,增加贫困户收入。真正实现了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真正实现干群一心,有效地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新闻推荐

儒学传播要注重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田辰山

本报记者张帆“儒学是中华文化整体性的符号,是代言中国文化。儒学直击人与社会乃至自然问题,历史上是文化传统主干作用。儒学国际传播,是世界性阐释儒学,可达到阐释中华文化整体以及总的中国想法、做...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