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丁酉年祭孔大典昨日举行 3500多名海内外嘉宾纪念先贤诞辰2568周年

济南日报 2017-09-29 10:52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讯“德不孤,必有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昨日上午9时整,伴随明代万仞宫墙前2568名大中小学生、企业职工代表齐声诵读《论语》经典的盛况,丁酉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开启,拉开了纪念先贤诞辰2568周年的帷幕。

记者了解到,嘉宾来自美国、俄罗斯、南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海外孔子学院代表、孔子后裔及宗亲、国际友人、华侨华人、港澳台来宾代表及专家学者在内的3500多人组成的祭祀队伍统一佩戴黄色绶带,在古装礼生引导下,从孔庙外的神道上开始向万仞宫墙缓缓行进。

9时许,护卫孔庙数百年的万仞宫墙大门徐徐打开。祭祀队伍沿中路缓步经万仞宫墙、棂星门行至圣时门,鼓声响起,孔庙开庙仪式在圣时门前举行。记者留意到,在祭祀队伍由圣时门至璧水桥的行进途中,身着古代服饰、象征孔子弟子72贤人的演员站立两侧,向祭祀队伍行揖礼,呈现孔子六艺之“礼”。

9时30分许,大成殿前进行的祭孔乐舞正式开始。身着汉服的舞者,峨冠博带,手持羽和龠,在殿前跳起公祭乐舞,祭祀代表先后向孔子像敬献花篮。随后,丁酉年祭孔大典祭文缓缓读来:“煌煌中华,郁郁文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圣哉夫子,如岳之耸,弘道明德,地纬天经……”祭文读罢,祭祀现场所有嘉宾向大成殿内的孔子像三鞠躬,主祭人员轮流上前敬献花篮,丁酉年祭孔大典至此礼成。

记者了解到,祭孔乐舞包括“宫悬之乐”、“八佾之舞”、“轩悬之乐”、“六佾之舞”及“登歌”等。其中,“八佾之舞”所用乐器包括金、石、丝、竹、革、木、匏、土等八类,体现出孔子礼乐思想中的“和同”思想,而表演者又被分为歌生、舞生和乐生三大部分,身着不同颜色款式的祭孔服装,迈着象征孔子思想“中正平和”的方正舞步。整个祭孔乐舞庄严肃穆,舞姿雍容大方,古朴典雅凸显文化品位。

此外,在祭孔大典的电视直播中,还适时插入了开笔礼、成人礼等古礼展示,并邀请到知名儒学专家现场讲解祭孔等文化活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守护共有精神家园方面的意义,让海内外观众更易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据介绍,今年的祭孔大典注重增强神圣感和仪式感,参照明代等历代祭孔制,对现行祭孔大典的名称、时间、场地、主要程序、重要礼制、祭品祭器、乐舞等加以详细规范。

祭孔大典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集乐、歌、舞、礼为一体,既能形象阐释孔子学说中“礼”的含意,又表达孔子“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史料记载,祭祀孔子的活动始于孔子去世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最初每年只有秋季一次,至东汉时实行春秋两祭制。(万德龙报道)

敬献花篮

丁酉年祭孔大典祭文维公元2017年9月28日,岁在丁酉,时在金秋。值此夫子诞辰之日,各界人士以虔诚之心、崇仰之情,谨以释奠大典,祗告于先师之圣灵。

其文曰:

煌煌中华,郁郁文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

圣哉夫子,如岳之耸,弘道明德,地纬天经。

祖述宪章,删述六经,杏坛设教,儒学肇兴。

仁义礼智,絜矩中正,推己及人,一以贯通。

西狩获麟,纲纪失统,怨祸构连,饥馑频仍。

千秋荣辱,百代废兴,斗转参横,沐雨栉风。

崇文兴学,开辟鸿蒙,人知所止,福善盈盈。

立我烝民,以理以风,惟此圣道,曷可弗宗?

嗟我夫子,既圣且明,述而识文,作而知情。

垂仪立极,山海麟凤,生民未有,卓乎独盛。

弟子拱辰,后学述宗,章句汉唐,义理宋明。

和合阴阳,物阜民丰,万世师表,天地同功。

荡荡德风,熠熠儒行,仁爱诚信,民族魂灵。

讲信修睦,家国以宁,近悦远来,四方和同。

规矩方圆,人和政通,修齐治平,神州复兴。

敬祷夫子,克鉴斯诚!佑我中华,以昌以隆!

伏惟尚飨!

新闻推荐

孔孟之乡的倾情传承 ——济宁市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纪实

■本报记者孙逊9月1日,孔子故里曲阜,位于孔子68代孙孔传钲府邸原址上的实验小学准备了别开生面的“儒学第一课”,迎接步入新学年的小学生。“拱手、抚心、高揖、拜、兴!”在五年级十班,班主任孔...

曲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曲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