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台前:中国的孔子和世界的笑容

济宁日报 2017-09-29 09:43 大字

本报记者赵星灿9月27日,海内外嘉宾齐聚东方圣城曲阜,以“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2017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开幕式上,先后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和第二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少年孔子奖”的获奖者代表颁奖。

出席当天国际孔子文化节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裴伯庸先生表示,“孔子教育奖”是以中国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而命名的,并于2006年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设立,用来奖励在从事农村成年人、辍学青年,尤其是妇女和女童的扫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政府或政府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促进扫盲工作是2030年教育议程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也是所有国家在2030年之前致力实现的目标。因为全球仍然有7.5亿的成年文盲。孔子教育奖通过赋予所有人受教育的权利,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扫盲工作,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推动更健全的医疗和食品安全、消除贫穷和帮助人们获得更体面的工作等各个方面。”裴伯庸先生说,“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的主题是‘数字世界的扫盲\’。技术有丰富文化环境的潜力,使人们能够获得、使用和提高读写能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数字鸿沟\’以及识字差距仍然存在,使得仍有数百万的人在社会、经济和教育方面全面落后并因此被忽视和边缘化。”

随后,裴伯庸先生宣布了十二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获奖名单,获奖者分别是:巴基斯坦公民基金会凭借其“Aagahi妇女和失学女童扫盲”项目,哥伦比亚的亚美尼亚市信息通信技术秘书处凭借其“AdulTICoProgram”项目,南非“FunDza扫盲信托”机构凭借其“发展壮大FunDzaFanz读者和作家群”项目。

组委会给巴基斯坦公民基金会凭借其“Aa-gahi妇女和失学女童扫盲”项目的颁奖词是:22年教育之路,1441所平民学校,20万名贫困学生,普及教育,一往无前。公民基金会促进教育变革,奏响巴基斯坦的人文赞歌。

南非“FunDza扫盲信托”机构凭借其“发展壮大FunDzaFanz读者和作家群”项目的颁奖词是:57万双渴望的眼睛,闪烁着57万种阅读的快乐。你们创造的智慧之门,让南非的青少年走进了新世界,扫清边界,知识的阳光普照。5年潜行,智慧的力量永恒。

哥伦比亚的亚美尼亚市信息通信技术秘书处凭借其“AdulTICoProgram”项目的颁奖词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建一座信息桥梁,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在网络的新天地,熠熠生辉的是哥伦比亚的灿烂夕阳。

颁发的“少年孔子奖”,则是对第二届国际中学生儒学辩论大会冠亚军的褒奖。该奖项的获得者是来自马来西亚循人中学的徐咏倪、罗予含、宋昱莹同学;获得全程最佳辩手的,是来自上海风华中学的林潇狄同学。组委会给出的颁奖词是:妙语连珠,用儒家文化雄辩全球少年;舌绽莲花,以青春态度阐述儒学魅力。少年孔子,风华正茂。儒学从未老,传统正流行。

颁奖结束后,以《家·国·天下》为主题的开幕式文艺展演,在歌舞《学而》中拉开帷幕。演出充分体现家齐、国治、天下大同的理念,同时注重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演出涵盖孔子思想、运河文化,重点强调一带一路文化主题,让人在感受孔子思想文化魅力、济宁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的同时,领略天下大同的责任与道义焕发出的时代生命力。

今年开幕式首次设立了第二现场,邀请孔子第七十八代孙孔维克领衔二十余位知名书画家,集体创作巨幅长卷《孔子周游列国图》,通过与第一现场互动,增强开幕式的文化厚重感,表达方式也更具多样性。

新闻推荐

国家级中医专家义诊开膏

本报讯9月27日上午,2017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系列活动——儒医高峰论坛暨第六届济宁市中医膏方养生文化节拉开帷幕。国医大师及国家著名中医专家做了精彩的中医养生讲座并开展免费义诊活动。“...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