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区法院 推进小额诉讼改革

济宁日报 2022-04-13 07:16 大字

为大力推进审级职能改革工作,进一步提高审判效率、节约司法资源,今年以来,任城区法院以小额诉讼程序适用改革为突破口,不断优化流转程序、健全引导机制,实现审判资源优化配置,满足当事人高效、便捷、低成本解纷需求。今年第一季度共受理小额诉讼案件425件,全部审结,审结案件占全市法院小额诉讼案件的90.7%。

畅通流转程序,让小额诉讼案件更“快”。对于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任城区法院先在诉前阶段进行甄别和统一登记,然后随机分案至各速裁团队和派出法庭;在诉讼中重点关注程序衔接和审限管理,明确起诉、告知、送达、开庭审理的期限及异议处理、程序转换的方式、权利救济途径和相关审批程序,严格规范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程序衔接转化,实现案件审限和流程的从严把控,提升司法效能。截至3月底,小额诉讼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7.29天,较2021年的9.69天缩短了2.4天。

健全引导机制,让小额诉讼程序更“优”。 一是制度引领激发法官适用意愿,制订了《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实施细则》,并印发了《济宁市任城区人民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告知书》,通过召开专业法官会议等方式加强法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激发法官主动适用意愿,确保案件审判质量效率双提升。二是做到三个结合,坚持公正和效率相结合、法定适用和约定适用相结合、简化诉讼程序和不减当事人诉讼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大力优化配置司法资源,充分发挥小额诉讼快速化解纠纷的功能。三是强化在线庭审,在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下,大力推进小额诉讼案件在线庭审的运用,快速审结案件。

注重权利保障,让小额诉讼告知更“清”。为打消案件当事人对小额诉讼程序的顾虑,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任城区法院积极加强小额诉讼程序的立案告知、庭前释明及判后答疑。立案时,相关工作人员会告知当事人关于小额诉讼的相关权利义务,减少当事人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顾虑;审理阶段,法官和书记员会特别告知当事人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及注意事项,引导当事人提前做好相应准备,提高小额诉讼程序的群众知晓度和满意度。判决后,分别与原、被告双方及时沟通,耐心细致地做好判后答疑工作,力争让双方当事人都满意,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通讯员袁鹏

新闻推荐

太白湖新区 完善项目现场常态化防疫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骆青)4月7日,太白湖新区领导带队到济宁复兴之路文化科技项项目督导调研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情况,现场召开项...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