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有我 为你守护

济宁日报 2022-04-13 07:18 大字

本报记者王粲

本报通讯员袁进程召辉李月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呈现严峻态势,牵动着大家的心。在最为紧迫的重要时刻,有一群逆行者,他们披着晨雾,踏着雨泥,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用一颗颗滚烫的心坚持奉献、带来温暖,每天上演着人世间的感动故事。

婚礼延期她奔赴抗“疫”一线

在每个女孩的心中,都梦想着有一场浪漫的婚礼,对于任城区古槐街道县前街社区工作者武春婷来说,也同样如此。

4月3日,原本是武春婷和丈夫董成大喜的日子,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两家人翘首以盼,早早就给身边的亲戚、同事、朋友发送了请柬,满怀欣喜地为筹备婚礼忙碌着。但日益严峻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在接到核酸检测的通知后,武春婷第一时间与丈夫商量,并征得双方家长理解和支持后,决定推迟筹备已久的婚礼,用实际行动配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婚礼可以延期,但是防疫刻不容缓,决定了就不会后悔!”武春婷斩钉截铁地说完后,便投身到县前街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从早到晚,张贴核酸检测通知、电脑核酸检测登记、入户承诺书签订、商户核酸信息排查、领取核酸检测物资等,武春婷的身影无处不在。

记者在县前街社区核酸检测点见到武春婷时,她正穿着防护服给小区里的居民进行核酸检测登记,由于长时间戴着口罩和防护面罩,武春婷的额头和脸上都被勒出了深深的印痕,领导劝她休息一会再干,但她总是笑着说没事。这个本该穿上白色婚纱的姑娘,却穿上“大白”防护服,“虽然我的婚礼延期了,但幸福并没有延期,等疫情过去了,我们很快就会迎来一场美满的婚礼!”

有一种浪漫叫夫妻携手战“疫”

“您好,请扫一下场所码,麻烦配合一下。”“好的,请通过。” …… 在铁塔寺社区卡点上,王成耐心地向每个人解释着。王成、孟姗姗夫妻俩都是古槐街道社区的网格员,作为服务在基层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夫妇俩时刻谨记各自的职责,在社区卡点值班,排摸人员,走家访户宣传、测量体温,督促场所码推广。因为防疫工作艰巨,经常加班加点,夫妻俩除了偶尔晚上回家能见一面,其他时间基本没见过面,他们笑称对方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王成和孟姗姗的孩子还不到一岁,每天晚上孟姗姗搂着孩子已经睡熟,王成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而等王成早上醒来时,孟姗姗早已起床去上班了。

谈起丈夫王成,孟姗姗笑笑说,“好几天没看见他了,打电话也总是匆匆挂断。自从核酸检测开始,王成就好像住在了现场,检查一米线、桌椅、垃圾处理分区,清点物资;维持现场秩序,解释政策变化,调解居民矛盾,他总是出现在每个需要的地方,嗓子都喊哑了、喊破了,但依旧不停歇,一站就是一整天。”“疫情面前,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我们多一份付出,战胜疫情就多了一份力量。”王成说。

只有守好“大家”平安,才能换来“小家”幸福,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还有很多像王成、孟姗姗夫妇一样,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夫妻档”,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抗疫一线,用心奉献、用爱抗疫,成为了全民战“疫”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4月12日,任城区古槐街道社区工作者在防控一线。

记者刘建新摄

新闻推荐

阜桥街道枣店阁社区 场所码让疫情防控更安心

本报记者王艳茹通讯员毛铮昨日,记者从任城区阜桥街道枣店阁社区获悉,连日来,枣店阁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辖区门店,宣传“场所码”...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