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国资委 良好开局“十四五” 财务监管显成效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庞然田玉庆)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济宁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一年来,市国资委紧紧围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聚焦国企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财务监管措施,着力提升监管服务效能,市管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大幅提升,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实现“十四五”开局“开门红”。截至2021年底,市管企业资产总额1747.39亿元,同比增长22.31%;净资产544.33亿元,同比增长17.12%。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87.80亿元,同比增长77.96%;利润总额31.16亿元,同比增长44.12%;净利润20.06亿元,同比增长48.24%;上交税费总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50.96%、18.33%。降本增效成效显著,成本费用增速低于营业总收入增速1.05个百分点。
“建章立制”完善财务管控体系。为更好适应新会计准则的新要求和强化对重大财务风险的预警和防控,2021年重新对《济宁市市管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管理办法》《济宁市市管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规范》进行了修订完善;为推进生态济宁建设,督促市管企业切实履行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定出台了《市管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的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打造阳光国企,印发了《关于加强市管企业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督导企业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实现信息公开全覆盖。通过完善制度,筑牢管理根基,确保财务监管有规则、有力度。
“把脉问诊”做好经济运营分析。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经济运行的“晴雨表”,通过经济运行分析,为企业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参考。对全市企业国有资产统计报表进行集中会审,保证统计信息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市国资委连年被评为全省国资监管机构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工作优秀单位。强化财务动态监测,扎实推进县属企业财务快报全覆盖,制定《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国有企业报表编制工作评价标准(试行)》,促进快报数据质量不断提高,财务快报有效实现提质扩面。结合财务快报,跟踪监测企业重点财务指标,并与全省市县监管企业对比,找出企业发展差距和短板,引导企业完善提高,切实发挥把脉问诊、对症下药的作用。
“夯实基础”提升财务监管效能。加强财务决算管理,全面梳理决算审核发现的问题,逐户向企业下达整改通知,督促企业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对整改进度月调度,并将决算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内容,提升企业财务决算管理水平。强化财务预算引领,科学合理审核确定市管企业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等财务预算指标。实行企业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季度通报,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纳入企业负责人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内容,优化调整考核内容和分值,对激励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采取不同的计分标准,进一步提高企业编报质量,有效发挥预算引导控制约束作用。
“筑牢防线”强化财务风险防控。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对企业财务重大事项如资产损失核销、清产核资结果等事项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及时备案,2021年累计备案事项10余项。加强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密切关注企业资产负债率、带息负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等情况,“一企一策”下达资产负债率财务预算控制指标,积极推动市管企业差异化降杠杆,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考核,有效控制负债率过快增长,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组织举办市管企业融资及融资风险管控专题培训,对企业融资法规政策以及融资风险管控工作需要把握的流程、方法措施进行系统讲解,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融资管理水平,增强了融资风险管控能力。
“过紧日子”深化提质降本增效。市管企业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总抓手,通过签订业绩考核责任书,聚焦降本增效目标,苦练内功,提质提效,靶向施策,在资金集中管理、成本费用管控、优化经营布局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强化精益成本管理,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努力提升经济效益。通过持续深化降本增效工作,各企业积极练好了“降本开源”真功夫,有力推动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新闻推荐
老家在河南郑州的杜发群是任城区公安分局二十里铺派出所副所长,今年已经是他不在老家过年的第三个春节。“想家啊,也挂念家...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