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践中提升 音乐审美的自主性和趣味性
济宁学院附属小学唐晶晶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的实践要义之一就是培养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形成自身独特的音乐审美。本人结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积累,从课堂“教”与“学”的维度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和内涵底蕴。
有效前提——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热情。高效展开音乐教学的前提是能够对音乐充满热情、全情投入,通过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内生兴趣和动力,力求达到教学过程的高效、契合和统一。要注重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创设出一种让学生愉悦的音乐情境。比如从初期的发声教学为例,这时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歌唱的发声原理以及技巧方法,容易增加他们的畏难心理,使之失去学习兴趣。然而,通过不同方式的引导会有不同的效果,例如让学生想象:两个人在两个山顶上同时打招呼,要用什么方法喊对方才能听到。以此类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声原理,既能使课堂充满趣味性,也能提高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教学关键——尊重学生音乐学习感受。每个人的声音都是打开音乐之门独一无二的“钥匙”,势必更加需要老师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的差异,通过引导实践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渐树立信心,感受音乐独特的魅力。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特殊,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图像会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在音乐的教学中需要灵活运用。例如,在播放音乐歌曲的同时能够根据旋律画出节奏走向图,用走向图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走势和强弱表达。
教学补充——引导学生感悟音乐内涵。每一首歌都有着不同的内涵,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特殊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作品的内涵。例如,朗诵在歌唱教学中具有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特点的重要作用。朗诵与歌唱二者同根同源,都由语言作为表达的根基,以“流畅、自然、清楚”的律动性声音来抒发内心情感,将二者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歌唱水平。在歌唱前,带领学生根据节奏朗诵歌词可以起到很好的预先学习作用,比如小学音乐教材中,有一首歌《时间像小马车》,可以将歌词按照节奏进行划分朗读,引导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来进行歌唱,感受音乐丰富的内涵和底蕴。
音乐直击灵魂,音乐治愈人心,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应不断发掘音乐的艺术魅力,在课堂中充分融入自主学习的热情、自我学习的领悟和自然学习的流畅,让学生从声音与情感的统一艺术表达中感受音乐独特的旋律美、节奏美和情感美,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音乐、贴近音乐、感知音乐,不断发掘学生在音乐鉴赏方面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美育素养的全面提升和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新闻推荐
近日,太白湖新区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初步调查:朱某某驾驶无牌电动二轮车沿车站南路由北向南逆向行驶至一路口时,与由南向北...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