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管口村:用好涉农资金,念活“土地经”

农村大众报 2021-12-20 13:45 大字

“这个草莓品种是‘红颜’,口感比较好,来采摘的客户也比较喜欢。”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村党支部书记王法义介绍道,从11月底草莓上市,村里两个大棚的草莓每天采摘100多斤,还有5个大棚黄瓜每天采摘1000斤,来自兖州和济宁的客商每天上门收购,平均每天收入5000多元。

今年,管家口村春粟农业公司建设了100亩蔬菜种植基地,种植黄瓜、西红柿、草莓、芸豆、芥菜等蔬菜,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

蔬菜种植是管口村实现增收致富的第二个产业项目,另外60余亩葡萄园,每年也可为村集体增收19万元。而在2014年以前,管口村还是一个集体经济“空壳村”,不仅没有产业,村集体还欠了200多万元的债务。

做活土地文章,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成为2014年管口村换届后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发展思路。

兖州区漕河镇管口村是传统的农业村,大部分人主要收入都是靠土地。念活“土地经”,才能提升发展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从2017年开始,管口村从盘活土地资源着手,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支部牵头,党员示范,想方设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大限度地释放村民参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动能。

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利用国家涉农扶持资金和招引企业资金,建设60亩葡萄园,并按照每亩925元的标准,提前向村民支付租金,首季就给村集体带来了18.2万元的收入。“看到果实丰收了之后,大家都很高兴,有了咱自己的产业,大家都很认可。”村民姜福田表示。

之后,村党支部以村集体的名义又成立了春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高筋小麦、高油大豆、高蛋白大豆育种。村“两委”以春粟农业公司为平台,联农户、联技术、联市场、联社会资本,高标准打造强村富民产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外合作,先后解决了没资源、没资金、没技术的问题,走出了一条可复制、易推广的“一引四联双受益”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成为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被授予全省“森林村居”称号。

今年,管口村以申请省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为契机,建设有机肥加工中心、良种商品粮烘干储存中心、农产品电商中心、农产品检测实验室、专家工作室、千亩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等,形成了“一园六区”的万亩产业布局。2020年,管口村村集体收入达到75万元,村民增收500万元,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达到80万元。“在这儿打工挺好的,一个月收入两千来块钱。土地都流转给咱村里了,一年土地租金收入四五千块钱。”村民程运杰说。

“我们将继续按照现在这个‘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支持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实现管口村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并且带动周边村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形成纯农业村实现增收致富的‘管口模式’。”漕河镇管口村党支部书记王法义表示。(张美荣)

新闻推荐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杂技剧《梁祝》首演

本报济宁讯(记者王粲)12月18日,由“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市委宣传部、市文化...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