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融合运用

济宁日报 2021-12-16 07:51 大字

任城区电化教育中心梁雪艳

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人们的教育观也在发生变化,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依旧挂在嘴边,但效果却常常不尽人意。 如何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如何在小学阶段结合道德与法治课,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德育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如何让我们这些身处在这个飞速发展时代的小学生从小就能树立起民族自信,内心萌发家国情怀,这是我们学校德育教育的终极目标。下面我就粗浅地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认真研读课标与教材,将传统文化与教材巧妙结合。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多了解、多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平时注意搜集传统文化资料,加强相关知识储备。叶圣陶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惑、思想难题及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对教材进行适当的修改,增加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素材,充实教材。

强化传统文化对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与培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中之重。无论是在课本教材当中,还是平时的课外活动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在优秀传统文化中,颂扬立报国之宏志、建不朽之伟业者,比比皆是,也是历代传承的主旋律。 如:“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的豪情、“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大义、“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情怀、“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的追求、“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担当等等;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可以充实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通过视频讲解、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挖掘中华民族家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们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爱国精神,从而逐步树立起崇高的责任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经典,弘扬传统美德,将传统文化浸润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具体来说,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不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作报告,并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举办相关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搜集素材,并进行总结、分析等工作。既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又锻炼了资料搜集、提炼的能力。通过举办班级辩论会、讨论会等,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情感上的共鸣,鼓励学生写出自身的感触,使他们从内心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利用《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辅助教材使用,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

新闻推荐

济宁市市政园林养护中心 综合整治园林绿化环境

近期,市市政园林养护中心开展公园、道路绿化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面加强市管公园道路绿化精细化养护管理,进一步提升市管公园...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