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村庄规划多维度探索 防止乡村建设千村一面
本报记者 刘伟栋 通讯员 郭朝阳
12月7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为落实国家和省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该局立足济宁市山水特色和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村庄田园和乡风乡情,统筹全域镇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与特色化,服务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截至目前,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及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共组织编制478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其中有5项成果入选全省村庄规划优秀案例。
连片开展村庄规划,在现状土地利用基础上,结合资源承载力和建设适宜性评价,优化空间资源配置。整合同性质零散用地,引导形成“生态空间向山水集聚,生活空间向中心集聚,生产空间高质量集中分布”的空间资源配置,破解用地无序、农林争地、振兴无地的现实矛盾,实现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生活空间与乡村空间资源的有效匹配。
同时,提炼文化底蕴要素,彰显乡村特色。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时代特色,将村庄规划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现代化生活元素有机融合,加强乡村风貌管控,提取当地民居的特色符号,分类进行建筑引导,留住乡土民居的“形”和“魂”,防止乡村建设“千村一面”。
另外,按照《济宁市镇村生活圈配置导则》中对镇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要求,以人为本,以提升居住环境、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目的,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结合不同的村庄现状与规划定位,完善不同层级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高利用率和经济性。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12月7日讯(记者王粲)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济宁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今年以来,...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