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难题 优环境 促发展
本报通讯员宋峥周倩
近年来,济宁经开区市场监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破解“群众办事难”问题。将“减证便民”思维贯穿于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全过程。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规范标准化程序,减少不必要的各种奇葩证明文件,切实提高行政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规范执法行为,提升监管效能
坚持“放”“管”并重,对取消和下放的事项,行业主管部门分领域同步制定全区统一、简明易行的监管细则,做好监管执法的有效衔接。以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失信惩戒最严化、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为目标,形成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持续扩大部门联合抽查应用范围,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数据去重筛查,提升数据质量及风险预警线索接收、推送和反馈的及时性,细化更新“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对象名录库,提高“互联网+监管”的精准度。
落实简政放权,力求取得实效
认真贯彻落实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放宽经营场所限制、名称限制、经营范围限制,实行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政策。积极加强窗口建设,改进流程,突出抓好事前宣传指导和咨询答复,增强“放管服”改革的针对性,提升服务水平营造宽松便捷准入环境。
运用智慧监管,完善监管机制
济宁经开区市场监管中心建立了“综合智慧监管平台”,是运用数字化创新监管手段,融合原工商、食药、质监的各类监管业务,同时增添了投诉举报、移动执法等智慧化应用的平台。通过平台,经营者可在录入端口增添经营资质、从业人员健康信息、位置信息等,实现亮证经营、诚信经营;网格监管人员则可以线上了解业户基础信息,对该商户进行监督监管、线下进行现场取证,并通过平台下达整改通知,全流程数字化、电子化执法,保证了监管信息的完整和留痕;社会大众可以通过“一店一码”服务扫码直观经开区各类企业的分布位置,并且能够清晰查询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加油站等企业的各种持证照片、食品企业量化分级、餐饮企业安全排名及后厨情况、药品经营企业执业药师在岗情况、特种设备维保等各类信息,同时可以通过该软件平台向我局及时反馈各类餐饮行业消费满意度,实现了从单纯消费到参与监管的角色转变。
今后,济宁经开区市场监管中心将继续加大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力度,督促其转变思维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投诉举报机制建设,方便人民群众监督,形成全社会监督的良好局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记者纪闻路通讯员宋丹)“爷爷,天冷了,我们过来看看您,您身体还好吗?”“奶奶,祝您健康长寿、万事如意!”……为了进一...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