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鼓楼街道 创新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济宁日报 2021-10-18 08:31 大字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刘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兖州区鼓楼街道聚焦群众最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创新举措,靶向发力,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为百姓的幸福生活加码。

急群众之所急,织密社区安全网。鼓楼辖区楼房小区众多,人口密集度高,部分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安全隐患突出,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成为当务之急。街道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紧扣“为民办实事”主题,扎实做好隐患排查整治、应急能力提升等社区安全工作。组织112名网格员常态化排查小区消防隐患;在少陵、长安等9个社区安装了充电桩,有效解决了电动车上楼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在民族、莲花等7个社区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培训,切实提升了群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在息马地社区试点建设了应急广播指挥系统,通过在线数字化系统平台,开通宣传广播、应急预警、防灾减灾、消防教育、治安监控等模块功能,提升了社区应急水平。

解群众之所难,了却群众忧“薪”事。鼓楼街道现有各类市场主体18982家,劳动人口规模庞大,劳动争议问题凸显。针对劳动者维权面临的举证难、执行难等问题,街道把化解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内容,创新成立“向日葵”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建立“当日立案、及时处理、快速结案”工作模式和“会商会审”工作机制,指导成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5个,聘任专(兼)职调解员42人,形成了街道、社区、企业全覆盖的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网络,构建起多元主体、多方联动的一站式调解链条。今年以来,妥善解决劳动争议25起,为劳动者讨回工伤保险待遇、劳动报酬等共计7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帮群众之所愁,志愿服务暖人心。鼓楼街道9.9万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2万多人,80岁以上的有2336人。为让老年人得到妥善照护和更多关爱,街道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志愿服务”新模式,精心打造“爱心来敲门”志愿服务品牌,有针对性地选取社区孤寡、独居老人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定期走访提供爱心服务,并主动拓展服务范围至其他需要帮助的群体,通过敲门问需、上门办事,全力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今年以来已开展志愿服务400多次。同时,充分发挥“爱心来敲门”品牌带动效应,组建了心连心、孝润千家等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团队23个,以多种形式为群众送关怀、送服务、送温暖,目前已开展环境整治、义诊义剪、文化惠民、法律援助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

干群众之所盼,老旧小区焕新颜。鼓楼街道地处老城区,现有2000年之前建成的老旧楼房区177个。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社区环境品质和居民生活品质,是群众热切期盼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街道紧盯民生、积极谋划,把老旧小区改造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项目清单,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和雨污管网破损、墙面污损、房顶漏水、线路老化等问题,共涉及新生活小区、新苑小区等33个小区,惠及居民5101户1.5万余人。街道坚持“不做短期修补,着眼综合发展”,征集居民意见建议80余条,针对性制定施工方案,强化专班推进机制,抢抓工期,严保安全,确保11月底前全部完工,让小区环境“焕新蝶变”,让居民幸福感“升级加分”。

新闻推荐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问题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

本报记者刘菲通讯员张新连颜婷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坚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问题,干好每一件为民...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