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召开知识产权工作发展情况联合新闻发布会

济宁日报 2021-05-06 08:05 大字

本报济宁讯(记者梁琨)市政府新闻办近日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济宁市知识产权工作发展情况。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中院民事审判第三庭(知识产权审判庭)相关负责同志分别进行了通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高度重视,成立济宁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自2019年组建以来,市市场监管局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单位,联合科技、工信、文旅、财政、发改、公安、法院、检察院等26个成员单位,将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局、版权、植物新品种等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实施知识产权“创、运、保、管、服”全链条推进,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66464件。其中,地理标志商标136件、全省第1位;2个项目入选2020年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专利导航,荣获中国专利奖银奖2项。2021年,市市场监管局将大力实施“五大行动”、全面实现“六大突破”,把济宁创新创造和知识产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市文化和旅游局把版权工作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推广“五位一体”机制,全力推动版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版权工作经验做法被省版权局在全省发文推广。目前,济宁市已在全市设立4个版权工作站,成立济宁市版权调解人民委员会,并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版权协会;全市版权登记作品已超过2.5万件,共创建4个国家级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36个省级、37个市级版权保护示范单位。同时,坚持部门联动行动、监管联合实施、案件联合查办,强化网络版权治理,持续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专项行动。2020年,全市共查缴非法出版物19.2万余册,累计清查出版印刷发行单位1200余家次,有效震慑了版权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济宁法院坚持能动司法、服务大局,深入贯彻实施全市知识产权战略,全面加强民事、刑事、行政等各项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构建“以依法保护激励创新创造,以权益平衡促进运用管理”的知识产权审判格局,增强济宁市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强市战略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据统计,2018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646件。下一步,全市法院认真把握知识产权审判的特点与规律,积极探索完善审判制度机制,优化案件管辖布局,整合审判资源;积极探索“三审合一”模式,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

新闻推荐

济宁市两部儿童剧受邀参加 “第十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展演

近日,济宁艺术剧院接连收到两份邀请函,大型励志儿童剧《荡起双桨》和全国首部抗疫题材儿童剧《等你回家》受中国儿童艺术剧...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