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先进典型 动能转换舞龙头 改革攻坚树样板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攻坚克难发展纪实

济宁日报 2021-04-30 07:52 大字

本报记者徐斐本报通讯员张扬

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党委牢记国资国企主责,较好地发挥了“六稳六保”生力军、国企改革先行者、转型升级排头兵作用。“十三五”期间,累计实现收入394亿元,实现利润46亿元,利税90亿元,非煤产业收入占比由2015年的32%提高到2020年的59%,港航物流、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分别增长46.05%,26.7%,24.75%。实现了由靠投入、靠产量、一煤独大的传统发展路径向靠创新、靠管理、多产业协同发展路径的华丽转身。

破除路径依赖,超前谋划企业转型升级。集团党委在资金缺口大、债券市场收缩、专业人才短缺的情况下,2015年启动京杭铁水联运物流项目建设,克服重重困难,获得政策补助2.86亿元,成功发行项目收益债20亿元,建成江北最大的内河港口(年吞吐量1500万吨),被列为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山东省储备煤基地、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2020年5月份成立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整合优质内河港口3家,形成2700万吨/年的吞吐能力,集聚济宁市煤炭资源和水运资源优势,衔接晋陕蒙和长三角地区能源供需,加快港口运营、船舶运输、物流贸易、加工制造、供应链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全年完成煤炭贸易额60亿元。3-5年内将把济宁打造成为江北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培育形成年吞吐量过亿吨、年产值500亿以上的港航物贸特色优势产业,构建港航物流产业新格局,为济宁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引擎。

大刀阔斧推进21项“倒计时”改革,向改革要效率、要效益。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在市管企业中率先完成“三大瘦身行动”,压缩机关机构近60%,装备自动化减员近1000人。3年内完成混改企业12户,试点管理骨干持股,海纳科技成功登陆新三板。将5个内设机构推向市场,清理僵尸企业11户,清收历史账款2.98亿元,完成2000名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激发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代表济宁市迎接了全省“倒计时”改革督导检查,受到省委督导组充分肯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入选山东省示范工程。

聚焦制造强市建设,培育新的产业链。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利用废旧厂房资源,建成规划面积1600亩的高端制造产业园,引进精密铸造、液压马达等12个项目和企业入园,培育了液压阀件制造产业链。为吸引德国流体控制技术团队落户,集团党委组建招引专班,先后7次往返北京,在其已与省外园区签订协议的情况下,60天内完成落地对接,成功将项目“搬”到济宁,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落地、当年生产,被评为山东省优选项目、全市动能转换“十佳项目”。目前,该园区已经成为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园区和“510”工程企业,年产值近6亿元,5年内可达到25亿元,探索出了一条衰老矿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重生之路。

新闻推荐

二十里铺街道 严肃换届纪律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王静张青青)为选拔好村班子成员,在换届选举期间,二十里铺街道着力优化村班子年龄、性别等结构,积极引导优秀...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