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治愈成长 让他们重获新声

济宁晚报 2021-03-04 07:46 大字

本报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杨丽莉

3月3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据统计,我国听力残疾儿童每年新增约2万人,尽早进行抢救性康复将极大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全国爱耳日这天,记者来到任城区小不点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探访在此接受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孩子们。

康复救助项目助听障儿童回归正常生活

“乒乓球,上高楼,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3月3日下午,小不点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芽芽班的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唱儿歌。在老师的指挥下,孩子们开心地挥动着手指,整齐地打着节拍,除了耳朵上戴着的人工耳蜗和助听器,他们看上去和普通孩子并没有区别。

一大早,刚开机的聪聪就来到小不点康复中心办理人工耳蜗术后康复训练手续并接受康复指导。经过老师耐心地引导,聪聪能很迅速地寻找小鼓的声音,爸爸妈妈看到这一幕激动得掉下眼泪。对于听障儿童家庭来说,孩子能听会说是他们最大的梦想和追求,但治疗和康复却是一条漫长且艰难的道路。单个人工耳蜗市场价高达十几万元,还要支付手术和其他治疗费用,再加上之后的康复训练,这笔钱对很多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为帮助这些孩子重返有声世界,济宁市残疾对符合条件的适症听障儿童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发现一例,筛查一例,救助一例,并为所有听力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和发放送训补贴。

小不点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目前有近二百名儿童正在接受康复训练,其中大部分是听力障碍儿童。这些儿童经过两年左右科学的康复训练后,基本上能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孩子能听会说是他们最大的梦想

园园是班里的“特殊”孩子,因为她有正常的听力。今天是她进班的第三天。园园的直系亲属全部都是聋哑人,因为无法和正常健听人群交流,园园自出生起就在家呆着。因为没有语言环境,到了该说话的年龄,园园还不会说话。

园园的父母用手语对老师说:“我们虽然听不到声音,不能通过说话和大家交流,但是我们希望全世界都能听到孩子的声音”!园园家里唯一能说话的亲戚是她的姑奶奶,她说:“孩子的父母和我的哥嫂都吃尽了听不到声音的苦,希望孩子能开口说话,以后正常上学,回归正常生活。”

今年3月份,为了给孩子提供语言环境,中心对园园“特殊照顾”,把还不到学前年龄的她安排进了集体教室,虽然训练的时间不长,但是园园现在已经能用简单的日常用语和老师交流,还特别喜欢向小朋友们做自我介绍,虽然介绍得不完整,但孩子脸上洋溢着的自信笑容让人倍感欣慰!

爱耳活动,助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3月2日上午,在任城区残联的组织下,小不点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在南池公园开展志愿活动,为附近居民提供听力方面的咨询解答。共接待了数十名老年听力患者和一名三个月先天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小宝宝,发放《残疾预防手册》近三百册。根据居民要求,计划近期为附近居民开展免费听力筛查活动。

3月3日,小不点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全面开放听力资源,为市区居民和有需要的儿童、家长提供听力检查和相关咨询,并开展关于《保护听力健康,预防听力损失》为主题的公益讲座。

在这一天,中心的小朋友和家长们也纷纷参与,大家拿起手中的画笔,把对来之不易的听力的珍惜和愿望落在纸上,一张张精美的手抄报,述说着一个个不寻常的故事和不一般的梦想。

新闻1+1

“爱耳护耳”学起来

3月3日,市儿童康复中心蓝天幼儿园开展爱耳知识进课堂活动,老师们用谜语引导幼儿认识耳朵,用丰富的图片和形象的音频资料将生涩难懂的耳朵小知识呈现给幼儿。市儿童康复中心蓝天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孩子们了解爱耳、护耳知识,增强保护耳朵的意识,有利于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保护好自己的听力,同时增强了健听儿童与聋儿沟通交流和言语表达能力。(本报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夏梦晨 李舒勤)

新闻推荐

这场专场招聘会 让780位女性找到了心仪工作 福利多多 让求职者进得来留得住

本报记者刘菲通讯员赵黎昨日,任城区人社局和区妇联联合举办迎三八“春风送岗”女性专场招聘会。此次招聘会从女性视角出发...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