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榜】

济宁日报 2021-01-14 23:30 大字

鼓劲扬帆再起航奋力书写新篇章—— 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再获两项省级殊荣本报记者山进本报通讯员王彬郭勇

近年来,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先后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山东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健康促进医院”、“山东省文明窗口单位”、“济宁市十佳群众满意医院”,2018年顺利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证,被省卫计委评为“全省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市卫健委依托医院成立“济宁市心理健康中心”,2019年7月顺利通过三甲医院复审,2019年顺利通过国家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测评,2020年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精神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医院精神科再次评为省级区域重点专科。荣获2020年度智慧门诊服务品牌和2020年度优质服务单位荣誉称号,连续20多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荣誉。

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心身健康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医药体制改革、分级诊疗和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等重点内容,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好地就医体验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日前,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2020年度优质服务单位和智慧服务品牌》中,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位列其中,荣获“2020年度优质服务单位”和“2020年度智慧门诊服务品牌”两项殊荣。标志着该院公共卫生服务再上新台阶。

细化医院管理拓展医疗服务

医院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水准的优劣。记者了解到,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不断完善公立医院管理,坚持以医疗质量安全为核心,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强化临床路径管理,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提高。

为方便患者就医,医院实行预约诊疗,积极搭建智慧医疗服务平台,将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传统预约渠道与微信公众平台等预约渠道相融合,推进实名制预约,实行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实施实时信息告知服务功能,及时公示医师出诊信息,方便患者预约就诊。预约诊疗服务比例不断增加,去年患者预约诊疗率64.70%。

为了让更多患者享受同质化医疗技术服务,医院积极开展远程医疗和专科联盟建设。2017年12月以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为牵头单位,3所三甲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10所县(市、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首批共计14家单位成立了圣地精神卫生联盟。在济宁市区域精神卫生专科联盟14家成员单位间,建立了分级诊疗制度体系,明确了双向转诊标准,为基层医疗机构开通转诊绿色通道;遴选二级精神专科医院及基层卫生院,建立了双向转诊机制,探索并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双向转诊模式,进一步规范了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掌握开展常见精神疾病防治方法。实现了联盟内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在联盟内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设立服务中心等工作机制,实现小病在社区、康复在基层,大病、疑难危重病在市级医院诊治的目的,逐步实现精神疾病诊疗技术同质化。

创建临床专科品牌

打造特色知名科室

成功的医疗品牌,对应着高质量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医疗信誉。作为一家精神类专科的医院,要想在医疗行业中脱颖而出,必须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为此,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立足长远,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科学谋划,投入资金,引进人才,重点开展临床专科品牌创建,打造特色知名科室。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一批特色专业、专科凸显,一批品牌学科走在国内前列。

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建有济宁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突出心理治疗特色,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开展个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治疗、沙盘治疗、游戏治疗、绘画治疗等,重点突出以家庭为单位的系统干预,改变其不良的家庭互动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长期效果显著。2018年,儿童青少年心理科被省卫生健康委评为“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

司法鉴定工作成绩显著。1955年率先在全省开展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工作,2011年3月通过国家级认证认可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委托单位遍及山东全省和其他省份。年鉴定案例逐渐大幅度增长,每年完成鉴定1000例以上。连续9年的能力验证工作均获得“满意”评价,得“全国司法鉴定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司法鉴定所”“全省十佳司法鉴定机构”“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并记“集体二等功”。

戒酒康复开创新模式。2018年成立酒依赖科,设有监护室、抢救室、物理治疗室、心理治疗室、康复娱乐室及相关抢救设备、娱乐设施,采用综合性戒酒治疗技术,同时帮助患者建立互助小组,加强社会支持,使患者能够在自我监管、家庭监管、社会监管等全方位的帮助下达到长期戒除的目标。近2年,已经帮助近900多名酒依赖患者进行成功治疗。

同时,该院规范了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科,老年心理科、精神康复科、临床心理科、酒依赖科、睡眠障碍科等精神科亚专科,在全国同类医院中处于前列,通过学科的专业化,为广大群众解除病痛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护理服务前移开展“全程陪同”

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的服务对象大都是一些精神类和心理类的患者,相对其他医院的患者在护理服务上存在很大差别,这些患者更需要关心和呵护。为此,医院把护理服务工作前移,全院24个护理单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100%,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高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患者入院就医由病区护士全程陪同,协助家属办理各种手续。患者从入院、住院到出院实行全程护理陪同协助办理手续。让患者舒心,让患者家属放心。“护士全程陪同办理入院手续”服务案例,在济宁市首届“改善医疗服务行为”评比中被评为“最具价值经典案例”之一。

在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护理部全面落实分级护理制度,严格按照分级护理标准护理病人。护理人员本着“五心服务”宗旨(爱心、细心、耐心、关心、同理心),事无巨细的帮助患者做好各项生活护理工作,如:喂水、喂饭;夜间观察睡眠情况,搀扶走路不稳、年龄大的患者入厕;协助清理大小便;给患者理发、刮胡子、剪指甲、洗澡、更换衣物等。确保每一位住院患者达到“六洁四无三短”的标准,为患者提供全程、无缝隙的优质护理服务。

在一些特殊节日,医院护理部都会组织一些工娱活动,如: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联欢,庆元旦,迎春节联欢等。每年院领导亲自为长期住院的“三无”患者过生日,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让患者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在疫情防控期间,医院护理定时安排患者与家属电话、视频沟通,缓解无法探视给家属及患者带来的焦虑。定制食品转运车,安排专人统一收取家属送来的物品,定时下送到各病区,受到患者家属一致好评。

创新服务模式

开展互联网+智慧医院建设

去年,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以“创建省级优质服务品牌和智慧服务品牌”为契机,以建设智能化、智慧化医院为目标,以优化医护流程,推进互联网、移动医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化医院服务模式。

医院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坚持走自主研发的道路,致力于智慧门诊品牌的创建工作。为了方便患者就诊,减少就诊患者排队时间,医院结合时间,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医疗”的思维,开展智慧门诊预约诊疗模式,将院内的全部预约诊疗号源统一号源池管理,实现同步排班信息的操作,实现向号源池系统进行停诊通知,医院目前支持四种预约挂号的方式。患者可以根据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预约门诊挂号,缩短了就医排队时间。

去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患者到院就诊发生改变。为了更好地方便患者就诊,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自主研发的疫情管理系统与HIS、LIS、电子病历进行了深度融合,在不改变医生及检验科室操作流程的情况下,实现了病陪人的信息采集及上报。门诊工作站集成了患者360视图,方便医生查看患者历次的就诊记录,从而满足医护人员分别从患者所有历史数据角度、单次就诊数据角度和专病研究数据角度进行患者数据的查看和查询。门诊各个系统中全面接入了医院新建的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分析门诊数据,将疾病分布、就医区域、门诊就诊量等数据进行大屏展示,从而根据不同时间段的就诊繁忙度,合理增加诊室,为领导的决策支持提供了依据。门诊医生工作站集成了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帮助医生对诊疗信息的标准采集,提供规范的诊断帮助,避免误诊漏诊;帮助医务人员及患者对相关信息全面掌握。

为了提高患者就诊效率,医院将预约叫号系统与医生工作站、挂号系统进行了深度融合,医生可以在患者候诊列表中直接进行叫号操作,叫号列表即是候诊列表,从而降低了医生的使用难度。自主开发了检查科室的叫号系统,利用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结合实现预计等待时间预测。新增平板电脑上心电图即时查看功能,从而实现急诊病人在心电图室未出报告之前,可从平板上查看心电图 ,缩短了危急重症病人异常心电的发现时间。在门诊医生工作站新增医技科室工作量实时图形化看板,让医生掌握医技科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药房等)繁忙度,综合指导病人避开高峰科室,缩短病人的等候时间。自主研发了预检分诊系统,实现了与医院HIS系统的互联互通,使预检分诊时采集到的病陪人人脸信息、体温、身份识别信息等可以直接应用到HIS中,数据共享降低了门诊医生的登记工作量。

医院自主研发的“互联网+智慧医院”应用系统,实现信息多元化。一方面实现患者院内智慧化就医,另一方面将智慧从院内延伸到院外,支持患者院外挂号、院外获取和查看报告及处方等,实现患者多元化“智慧”就诊;同时,门诊工作站对接了济宁市人口健康平台,可以查看患者历次院外就诊情况,方便医生对患者未知病情的掌握,并可以实现双向转诊。这一系列举措极大改善了就医环境,提升了患者就诊体验,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下一步,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将进一步推进优质服务单位和智慧服务品牌建设,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切实有效的做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同时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团结奋斗,担当作为,积极推动卫生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新闻推荐

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格

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王建荣就学校教育而言,人格塑造的问题实质就是人才培养目标问题。为了实现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