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人社局 “1+2”服务模式 做好劳动能力鉴定

济宁日报 2020-12-23 07:30 大字

今年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市人社局及时回应职工和用人单位关切,科学研判形势、积极主动作为,推出“1+2”服务模式,即以现场鉴定为主,综合采取视频鉴定和上门鉴定两种方式,分类有序地开展全市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切实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职工的合法权益。

巧借互联网,采用远程视频劳动能力鉴定新模式。受年初疫情影响,劳动能力鉴定现场查体环节无法进行。为切实解决部分职工困难,针对植物人状态、ICU在院治疗的危重患者及全瘫、癌症晚期患者,市人社局探索实施在线远程鉴定新模式。专家组通过视频方式先与鉴定人所在医院的主治大夫确认病情,并由主治大夫陪同查看患者状况并协助做相关体检,结合职工提前提交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依据鉴定标准客观公正作出鉴定结论。全年共为179名危重症职工提供了线上鉴定服务,这一模式有效防范了人员聚集,受到了职工的认可和欢迎。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有序恢复线下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按照“六个到位”思路,即组织机构到位、工作方案到位、物资用品到位、应急预案到位、管理责任到位、宣传教育到位,充分做好现场鉴定前的准备工作。鉴定时严格按照医院就诊和防疫要求,采取“控、查、管、散”四措施:“控”即通知时就控制人流。将每天的总人数控制在180人以内,分时段进行鉴定,每个时段10人左右,确保人员相对较少、有序且不聚集;“查”即入场时仔细排查。对所有进场人员测量体温、扫健康码登记,要求进场人员全程佩戴口罩,14天内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感冒发烧的一律不允许进场;“管”即入场后严格管理。布设人员进场、出场两个通道,设置候诊室、隔离室,并定时进行消杀、保持现场清洁。入场人员需间隔1米以上,保持安全距离;“散”即鉴定时散开距离。被鉴定人一人一诊室进行面检,查体后要求立刻离开鉴定现场,禁止逗留。今年以来,顺利为2612名职工进行了现场鉴定。

开辟绿色通道,提供预约上门鉴定服务。市社保中心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始终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便民利民”上。针对部分不在院治疗但病情记载比较危重的职工实际,实行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预约进行上门鉴定。全年共为42名职工提供了上门鉴定服务,用实际行动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通讯员衣媛公平)

新闻推荐

你的疼痛他都懂 你的健康他守护 让生活有质量 让生命重放光彩

本报记者李胜男康复科,一个容易被小看甚至被忽视的科室,这个科室的门口排队病患却多数坐着轮椅或者需要家属搀扶,偶尔还会传...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