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市民“菜篮子”
本报记者鲍童
在位于兖州区的百意购物中心,生鲜区的所有蔬菜上都被标记上了二维码,只需手机扫码,商品的产地、生产厂家、运输流通信息、农残等各类检测报告等信息便可轻松追溯,一目了然。“看得明白、查得清楚,这样买菜才让人放心。”来此购物的市民宋大爷笑着说。不仅蔬菜,水果、肉等生鲜食品均可实现追溯查询,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日前,“全国融媒体食安山东行”采访团来到兖州新合作百意购物中心,了解市民关心的“菜蓝子”是如何得到保障的。
在采访现场记者了解到,进入这里的生鲜食品都要经过几道“关”。包括专门的生鲜配送中心,与大型农产品基地签订供货协议,合作的蔬果基地是资质完备的大中型农业合作社。生鲜供应者的信息全部建档录入微机系统,每一批次的商品在采购完成后都会纳入微机电子台账中,营业现场使用可追溯电子公示签,通过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查到蔬果产地以及各项指标信息。
控制好农产品源头,还要再加把“安全锁”。购物中心负责人介绍,自推行韭菜双证制以来,他们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对于韭菜、鸡蛋等食品全部索要双证,并在销售区进行公示。在畜禽肉专区,购进畜禽肉产品均要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肉类品质检验合格证明。以及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报告。同时,成立了使用农产品快检室,每天对销售的蔬果农药残留及肉制品含水量、瘦肉精等进行快速检测,并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向消费者公示。
现场制售区域销售人员除全部配备统一的工作服、帽、口罩、手套外,每个档口全部配有独立的操作间及五防设施,各类现场制售商品全部要求每日制作,每日出清。对于现场加工及食品、生鲜类商品还制定了完善的监管制度。食品经营区域均有食品检查和处理档案,对于销售周期短、储存环境受限及生鲜商品重点把控。制定了统一的食品安全检查制度,上架商品“十不准”规定。
“不采购、不销售、不贮存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各类食品,对食品安全问题处理‘零反复’,食品安全投诉‘零拒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购物中心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赵晨)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30周年,市委统战部近日举办了市区部分涉侨企业家座...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